第一千四百一十一章 北静王:辽阳一破,盛京就在眼前了……

“王爷,城中守不住了,不如退回浑河,隔河而守,纵然汉军兵临城下,我大军还有阻遏的机会。”鄂伦开口说道。

勒克德浑摇了摇头,目光坚定无比,沉声说道:“坚守此地,让汉军付出代价,盛京城的守备也能减轻一些压力。”

这会儿,副将鄂伦开口道:“王爷不如先率领兵马撤出辽阳城,末将统帅兵马,与汉军相抗,既能迟滞汉军攻势,也能顾全盛京大局。”

“现在还没有到那个时候。”勒克德浑开口说道。

就这样,在勒克德浑的坚持下,城中的两红旗旗丁以及汉军旗兵马,死战不退。

……

……

宁远城

在经过了士卒打扫战场之后,贾珩在陈潇以及锦衣府卫的陪同下,大步进入城中。

宁远城,府衙衙门

在经过了两天之后,经受战火摧残的宁远城,也被重新清扫一空,尸体被汉军搬运走,只是城中弥漫的一股血腥气,表明前几天战事的惨烈。

而原本是郑亲王济尔哈朗,用来议事的厅堂当中,贾珩落座在一张漆木条案之后,过手里的战报汇总,轻轻翻阅着簿册。

不大一会儿,贾珩凝眸看向一旁的陈潇,朗声道:“让人将济尔哈朗的人头硝制起来,装入木匣,连同报捷的军报,一同递送至神京城。”

宁远城被攻破,标志着汉军第一阶段的作战任务取得了重大胜利,剩下的就是松锦一线的国战决战。

陈潇朗声问道:“接下来,你打算如何进兵?”

贾珩面色微凝,朗声说道:“接下来整顿兵马,多尔衮肯定死守锦州城,辽东女真原无多少战略纵深。”

陈潇修眉皱了皱,目中若有所思,道:“也不知辽阳那边儿情况如何。”

贾珩道:“辽阳城倒也不难攻破,就看北静王水溶等人的谋略了。”

陈潇点了点头,也不再说其他。

贾珩道:“现在先不忙说这些。”

正在两人议论之时,就从外间进来一个锦衣府卫,抱拳说道:“都督,楚王和魏王来了。”

原来,魏楚两藩押运粮秣至山海关,向着盛京而来,闻听宁远城为大汉攻破,心头大喜不已。

贾珩转眸看向陈潇,说道:“他们两个过来了,你随我一同去迎迎。”

陈潇清冷玉容展颜一笑,轻轻“嗯”了一声,随着贾珩前往迎接两位藩王。

此刻,楚王与魏王两人已经在王府护卫的陪同下,来到了宁远城门前的街道上,正在叙话。

楚王朗声道:“子钰当真是能征善战,这才多久的光景,宁远城已经攻下了。”

魏王陈然点了点头,清声道:“宁远一破,就是锦州,那时又是一场大战。”

不过,因为领兵之将是贾珩,魏王显然信心十足。

楚王面容也有激动之色,感慨了下,说道:“˙锦州一下,即是盛京,我大汉收复辽东之期不远了。”

等那时,大汉江山社稷再无外患。

正在哥俩儿个叙话之时,却听大门处传来一道爽朗的笑声,说道:“两位王爷来了。”

楚王与魏王循声而望,自是见到了贾珩与一旁的陈潇。

楚王面上带着笑容,说道:“子钰,别来无恙。”

贾珩笑着说道:“两位王爷真是及时雨,我这边儿说正攻打锦州,军械和粮秣匮乏。”

楚王点了点头,朗声说道:“子钰一举拿下宁远城,女真之寇都盛京城,已是遥遥在望了。”

魏王那张清竣、俊朗的脸上也有几许欣然之意,清声道:“子钰这一胜,父皇知道以后,定然龙颜大悦。”

贾珩点了点头,道:“已经让人递送军报和奏疏给圣上了。”

说着,伸手相邀道:“此地非说话之所,还请两位殿下,至府衙一叙。”

楚王与魏王二人闻言,点了点头,然后随着贾珩一同前往宁远城的衙堂当中。

三人分宾主落下,锦衣府卫奉上香茗,然后徐徐而退。

楚王点了点头,清声道:“这次主要是递送军器监递送而来的红夷炮铳铳弹,一共三万枚,此外还有兵器、军甲,冬日所需的被服等物,还请子钰过目。”

说着,身后的王府长史廖贤,整容敛色,将手中的清单簿册,递将给贾珩的锦衣亲卫。

贾珩从府卫手中接过清单簿册,垂眸阅读,说道:“楚王殿下辛苦了。”

魏王陈然似乎也不甘示弱一般,说道:“小王也筹措了粮秣,大约有一百万石,羊十万头,各种酒肉六百车,以供大军所需。”

而一旁的王府长史邓纬也将手里的书册,递将过去。

贾珩同样阅览而毕,将簿册清单放在一旁的小几上,笑了笑,勉励道:“两位王爷,这一路操持辛苦了。”

楚王笑道:“为国效力,为社稷谋事,不敢言苦。”

魏王也谦虚道:“本分之事而已。”

贾珩点了点头,说道:“去吩咐后厨,准备接风宴,我为两位王爷接风洗尘。”

而后,贾珩引着两人来到偏厅用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