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零五章 贾珩:他和甜妞儿……的确有些不像话。

所谓,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

此刻的甄家无疑十分感激贾珩当年的提点,可以说,甄贾原本就是世交,经此诸事,联系愈发紧密。

甄韶道:“当年,子钰前往江南之时,如果不是老太太执意将兰儿、溪儿嫁给子钰,也不会有今日。”

甄应嘉点了点头,手捻颌下胡须,感慨了一声,说道:“母亲她眼光一向毒辣。”

甄韶道:“兄长,待用罢饭,我们一同去宫里祭拜先皇。”

甄应嘉点头应是。

而后,两人用罢饭菜,沐浴更衣,换了一身白色孝服,在扈从的陪同下,进入宫中。

此刻,殿中哭声一片,楚王陈钦正在殿中哭灵,听到内监在耳畔禀告,面色一顿,心头大喜。

他正说手下可靠的人手缺乏,不能掌控朝政,甄家人就来了。

少顷,甄应嘉与甄韶快步进入殿中,在内监的引领下,朝着灵柩行礼上香。

待哭灵而毕,内监近前,低声道:“甄老爷,陛下在偏殿召见。”

甄应嘉与甄韶对视一眼,然后,两人说话之间,随着那内监前往偏殿。

楚王这会儿,坐在小几之畔的梨花木椅子上,端起几案上的青花瓷茶盅,轻轻抿了一口,将方才心头的烦躁思绪压了压。

“见过陛下。”甄应嘉与甄韶进入偏殿暖阁,向着楚王行了一礼,轻声说道。

楚王放下茶盅,起身虚扶,说道:“岳丈大人快快请起。”

虽是一国之君,但因为刚刚继位不久,正是笼络人心之时,楚王将礼贤下士的明君形象展现的淋漓尽致。

甄应嘉凝眸看向楚王,道:“多谢陛下。”

楚王温声说道:“如今大行皇帝辞世,诸事繁芜,尤其内务府诸事,一时无人料理,岳丈大人来的正好,正好接管内务府事务,为接下来国丧出殡之事多多操持。”

甄应嘉闻言,面色一肃,拱手道:“陛下放心,老朽定然竭尽心力,为陛下分忧。”

楚王陈钦点了点头,然后,楚王又看向一旁的甄韶,说道:“先前魏梁两藩的事,想来二叔应该也听到了。”

甄韶面容幽沉,一如玄水幽幽,道:“略有耳闻,不想竟发生了这样的事儿。”

楚王剑眉挑了挑,面色阴沉如铁,沉声说道:“两人可谓无君无父,竟敢大逆不道,行此逆举,实是骇人听闻,而且父皇早逝,也与这两人有关。”

甄韶闻言,心头不由“咯噔”一下,显然被楚王这一番话,引出一些不好的联想。

楚王话锋一转,说道:“如今,宫苑中的禁卫,如今都是朕于潜邸之时的府卫兵马,但京中五城兵马司,还请二叔暂掌。”

甄韶道:“先帝当初说让微臣进京为练武营都督,执掌兵马,京营方面的差事……”

先前,崇平帝为了给楚王培植羽翼,重新启用甄家,当初就给甄韶加兵部侍郎衔,军机大臣,入内书房行走。

楚王目中现出思索之色,沉声道:“兼领五城兵马司指挥使,如当初贾子钰故事,二叔还当为朕看住了神京,断断不能再让歹人作祟。”

楚王先前不是没有想过让贾珩代掌五城兵马司,但先前贾珩以一人之力调拨京营,入宫城勤王的场景,终究是吓到了楚王。

或者说,这原本就是帝王制衡之道,以甄韶掌控五城兵马司,而京营再由贾珩掌管,楚王才更有安全感一些。

甄韶闻言,面色一肃,说道:“陛下放心。”

甄应嘉岔开话题,问道:“陛下,未知皇后娘娘何在?”

“这会儿还在哭灵,朕让内监唤她过来。”楚王说着,吩咐着一旁侍奉的内监。

那内监应了一声,就去前往寻找甄晴。

不大一会儿,就见甄晴在几个内监的陪同下,来到近前,凝眸看向甄应嘉,轻声道:“父亲。”

“微臣见过皇后娘娘。”甄应嘉此刻起得身来,向着甄晴行了一礼,躬身说道。

这就是天家的跪拜之礼,等级森严无比,纵然是亲人也不能例外,贵人可以平易近人,但当事人不能托大。

甄韶这会儿同样起得身来,向着甄晴行礼。

甄晴连忙伸出两只纤纤素手,向着甄应嘉虚扶了下,说道:“父亲和二叔,快快请起。”

甄应嘉闻听此言,就朝着甄晴,道谢了一声,说道:“谢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

甄晴道:“父亲大人远道而来,一路奔波,实在是辛苦了。”

甄应嘉面色庄肃,说道:“自接到先帝旨意之后,不敢耽搁,昼夜兼程,终至神京。”

可以说真是一路昼夜兼程。

甄晴落座下来,道:“来了就好,陛下现在身边儿正缺亲信人,父亲和二叔来的正好。”

楚王接过话头,说道:“梓潼,朕方才已经让岳丈大人先去内务府,帮着料理国丧并王府中事,二叔也领了提点五城兵马司的差遣。”

甄晴黛丽修眉之下,美眸宛如凝露,神情郑重地看向楚王,说道:“陛下,宫门府卫也得换上一换,省得再有魏梁齐等藩王里外勾结之事发生。”

楚王点了点头,剑眉之下,明眸闪烁不停,赞同道:“梓潼所言甚是,现在宫内已有甄珏统帅兵马,把守宫城。”

先前,楚王为太子之时,尚以礼贤下士,对甄珏呼之以兄,如今乃是帝王,反而并未再以兄相称。

甄晴道:“宫城的卫士也得重新换了一换了,否则,夜里睡觉都不踏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