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要放长假,那离开前实验室就得好好收拾一下。等大家收拾好陆续离开了,朱仁这才知道突然提前放长假了。
朱仁找到季知行:“要提前放假的话,那年终奖怎么办?现在发还是等过年?”朱仁问道。
“啊,年终奖啊,差点忘记这回事。”季知行抓了抓凌乱的头发,“反正早晚都要发,就现在发吧,这样大家开心一点。”
“那额度……”朱仁有些踌躇。
季知行不假思索地说道:“照去年来吧。”
“你确定?今年的“业绩”可不怎么样。”朱仁虽然没有参与实验,但作为研究所的“大总管”,他对实验的整体情况了熟于心,知道这一年度有大半时间都是白费功夫。按“业绩”来算,实在是不值得给那么多钱。
从朱仁的角度来看,季知行当了两三年的老板,至今仍有一种学者式的天真。当然,打工人能遇上这样的老板那是幸事。但是朱仁自季知行学生时代就一路看着他成长,自然为他考虑多一些。
“项目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会有进展,如今正是开源节流的时候,年终奖其实可以少发一点的。”朱仁劝道。
季知行坚决地摇头:“节流也不能在这上头节,更何况今年也不是没有成果,甚至我们还成功捕获过一次“真空能”。”
“就两个月前那次啊?”朱仁疑惑道,“不是不能确定吗?而且一直也没重复出那个峰值来,你怎么判断那是成功的呢?”
“直觉!”季知行斩钉截铁地说道。
朱仁:……
季知行见朱仁一脸“你驴我”的表情,强调道:“真的,不骗你。”
事实上,历史上就有很多天才般的重大发现就是先有直觉,然后是逻辑的推理,最后才得到实验的验证。
比如爱因斯坦曾说这么一句话:“人最好像野兽那样,应该更凭直觉。”因为他最广为人知的成就——广义相对论、引力波正是源自于直觉的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