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0章 艾欧尼亚《致富经》

「这」锐雯还是隐隐觉得哪里不对。…

因为在工业化时代,一个地方拥有「粮仓」这个称号,可不一定就是好事。

「如果艾欧尼亚未来还是得以农业为主,那这里的人」锐雯忍不住对李维问道:「未来应该会很穷吧?」

锐雯这些天的书没白看。

她敏锐地意识到了剪刀差的存在。

农产品的附加值天然就比工业品低。于是在工农业产品进行交换时,工业品的价格天然地就要要高于农产品。

而为了养活海量脱离了土地的二、三产业人口,一个庞大的现代工业国家,也绝不

会希望农产品的价格涨得过高。

这就导致种地不挣钱,农民的工时不值钱。

李维之前在文章里举过一个例子:

一个诺克萨斯农民,需要不眠不休地工作10年,才能挣到一台祖安工人耗费100工时制造的海克斯收音机。

而这个故事,就是剪刀差作用的最好体现。

所以可以预见的,如果让艾欧尼亚以后当世界粮仓,让自由市场不受干扰地发挥作用,那恐怕要不了几十年

艾欧尼亚就会变成全世界最穷、最落后的地方。(弗雷尔卓德等自然条件更恶劣的地方除外)

艾欧尼亚人,也会变成其他加盟国居民口中的「臭种地的」。

他们当然会比领风者到来之前,过得好上很多。但是,这就够了吗?

「当然不行!」李维很严肃地说。

「虽然客观条件限制,我们无法让艾欧尼亚通过高度工业化来快速致富。但这并不代表,我们就要让它永远地贫困、落后。」

自由市场,解决不了种地受穷的问题。

那就让那只看得见的手来解决。

而这方面。可以说的就多了:

比如说,可以在艾欧尼亚搞有限的绿色工业化:

领风者可以通过行政手段,把海克斯工业等高附加值又低污染的高新产业迁至艾欧尼亚,用来弥补艾欧尼亚作为世界粮仓的经济短板。

比如说,可以因地制宜地发展旅游业和服务业。

艾欧尼亚作为魔法浸润的初生之土,其历史文化之厚重独特,自然环境之绮丽绝美,都堪称是冠绝符文之地。

各种外地难得一见的文化遗迹、自然奇景,在这几乎随处可寻。

这不正是一个天然的旅游胜地么?

借着飞机与海克斯飞门等便捷交通手段,艾欧尼亚未来完全可以在旅游业、服务业上集中发力,在第三产业上有所成就。

再比如说:

这里还可以发展高端农业、注重品牌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