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他们先走,直奔东阳州府城乡试,路上都赶做了好几身衣裳。
这个楚袁氏就是深深体会到的,因为她就是得益者。
那时赶路,唐简也做衣裳,但到了客栈里,唐简则忙着写书,只有楚袁氏一直在赶做新衣裳。
府试之后回乡路上,又是如此。
后来,唐简赶写了几册医书出来,而楚袁氏则给自家做了好多身新衣裳。
有了新衣裳当然旧衣裳就慢慢被替换掉了。
回村之后,楚袁氏就把楚星河、楚扬的旧衣裳都送了一些给娘家兄弟和侄子穿。
还给爹娘也做了几身新衣裳送过去。
后来搬家来京城,她是最清楚京城住处情况的,行李不可能带这么多。
那些衣裳新新旧旧又打了包往娘家送了。
可以说,在唐简不在意的情况下,楚袁氏早就精打细算,往娘家扒了不少小利小惠了。
楚星河感念她从此远离娘家,能回乡的次数太少,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没有骂她。
唐简买布,确实是一种暴发户心态。
每次去布行就像是在扫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