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嘿,你说得也对。”宫掌柜也笑了,“你有所不知,我做的是乡下的生意。你也知道,不是所有的地主都爱往城里挤,农村不也有大庄子吗?不过话说回来,你这漆器质量不赖呀,当初打哪弄的?”
乔芸懂了。
就像前世一些旅游博主偶尔会在拍一些农村的田野中发现的古建景点,都是明清时期的地主家,那些大宅子一个个雕梁画栋,若是要用家具必然也不会是凡品。
乔芸笑道:“这个呀,实不相瞒,我家与孟大人一家交情还不错,我娘是县令夫人的牌友。我当初搬来这个院子的时候,县令夫人介绍了一个城北的木器行,给我们家算是半卖半送做了这么几件。”
哎呀?这一家子和县令家还有关系?
宫掌柜心中顿时一凛。
怪不得这么狭窄的院子修得意外的不错,而且家具还这么好。
宫掌柜不敢怠慢了,连忙道:“那咱们也不浪费时间了,我直接问吧,你们这套家具打算卖多少钱?”
乔芸做出一副恋恋不舍的样子,摩挲着光洁的柜门,叹道:“当时买的时候是一百五十贯,到现在也用了几个月了,抛去折旧费,一百二十贯出吧。”
“多,多少?”宫掌柜听到这个价格,有点不敢置信。
“一百二十贯,怎么了?”乔芸不解地迷茫,“难道您是嫌贵吗?可我们也没法便宜了,这可是漆器呀!”
“不不不,您误会了,这不贵!”宫掌柜喜出望外,简直要手舞足蹈。
娘呀,七十贯,这家具还是八成新的,拉回去保养保养,再上一遍漆,他能按全新的家具卖给向下的土财主,忽悠个五六百贯不是问题!
这可是漆器呀!
还是这么细致精美的金平脱的工艺!
他甚至都觉得这套家具哪怕放在绛州城都能卖的出去。
他这不是捡了个大漏?
宫掌柜在心里暗暗地嘲讽了一遍当初二百贯就卖给乔芸的那个“不存在的同行”,心说他头顶有县令夫人压着,二百贯卖这么一套简直亏到姥姥家了。
宫掌柜高兴得见牙不见眼,立刻就从钱袋子里点出一卷金叶子,足足十二张,递到乔芸手里:“您拿好,这套家具我这就拉走。”
说着,就指挥带来的伙计把家具一样一样拉到牛车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