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见月必须承认,只是跟这个江畔聊会天,她的心情就不由自主的愉悦。
控制不住上扬的嘴角,加上闻不够存留的那点信息素味道,就是她自己看,也觉得像个急需Alpha的变态。
好在,见月在外人面前掩藏的很好。
虽然江畔并没有告诉她要保守秘密,但见月作为唯一知道江畔真实身份的人,她认为有必要守住这个秘密。
江畔加了她微信,见月同意了,自此,每天总会有那么一段时间,她们俩会闲聊几句。
言谈中见月了解到江畔原来世界的一些事情,还了解到江畔的职业,爱好,家庭。
只是,她无法知道江畔原来的样子,尽管她非常的好奇。
见月还破天荒的开玩笑,如果江畔学画画的话,就可以把自己的模样画出来,还毛遂自荐,她可以教江畔画画。
江畔轻轻笑了笑并没在意,不过见月的话倒是让她很赞同学画画这件事。
一天下来,三口人累的够呛。
倒也不觉得单一,她在农科院种植基地一直都是这么过来的。
对于掰玉米,她还是很在行的,当年她可是享有“农科院博士中最会掰玉米”的美誉。
又累又渴又饿,回到家,却什么也不想做。
江畔擦着头发说:“我那一大棚子的平菇,江庆和同志懂怎么培育吗?那可是技术活,花了钱的,种好了,这个冬天咱就不用买平菇了。”
对见月来说,每天和江畔聊天似乎成了习惯。
虽然,她想回去看看见月。
如果真的见着了,别说见月看到这张脸,就是她自己,也会有种扭曲的视觉错乱感。
于是,她忍住内心想见见月的念头,选择暂时不回去。
赵翠萍与江庆和对江畔这一个个关于农作物方面的技术,是非常惊叹的,甚至有时候吃惊的说不出话来。
江畔点下头。
“你交给他怎么种,怎么管理不就行了?我可以作证,他脑子不笨。”赵翠萍说。
人在土地上勤劳,土地也会给付出的人回报,三十亩地的土豆,在每天江畔精心的管理下,土豆生长的很好,因为是实实验田,江畔必须要拿出很大的精力来把土豆种好。
在那里每个人都是一样的,只不过分为男女。
赵翠萍叹气,旋即转了话题,“你最近跟月月联系了吗?”
见月从江畔的话中还了解到,在那个世界是没有ABO的,不存在Oemga因为Alpha信息素的原因而受到牵制,两个女性也不会因此怀孕。
好在江畔一大早就让村里超市稍了一个羊腿和两个羊头,在蜂窝煤炉子上炖了大半天了。
江畔也知道在农村,如果不是着急收成赶农活,一般都不舍得花钱雇人。
既然说不动,那就只能加入呗。
不过,这倒也省了她亲自跑一趟。
当然,也有几天没有联系的时候,毕竟江畔每天挺忙的。
今年对赵翠萍和江庆和来说,掰玉米明显有些慢,因为玉米地里种了秋土豆,总要小心脚下,唯恐把长势喜人的土豆踩断了。
赵翠萍算了算,“孩子,五个多月了吧,得显怀了。”
这会子早就香味四溢,一人一碗热呼呼的羊肉汤,搭配烧饼,可以说非常惬意了。
这样才能保证有个好收成,周围村民们看到成果才愿意加入到共同种植的道路上。
但某个早晨醒来,江畔在照镜子的时候,盯着镜中这张脸,突然就改变主意了。
江畔原本打算回趟C市跟薛卉当面谈一谈,但因为送去的那一袋花生和月饼,薛卉非常爽快的跟江畔视频电话就把合作的事定了,就连合同都签的让江畔怀疑,这家伙一定从来没做过生意。
吃过饭,她带上大黄和小黑准备回小房子睡觉。
江畔笑,“我也是这么想的。”她把毛巾晾上,“但这跟我住那是两码事,再说了我也不是一个人,还有大黄小黑陪着我呢。”
这对见月来说,感觉非常有趣和新鲜。
过完中秋,也到了掰玉米的时候,江畔让赵翠萍和江庆和雇人,可两人完全不听。
眼下这个阶段,或许,有距离才会成为可以聊天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