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节用(2)

【注释】[1]餍:通

“厌”。[2]卷:为

“倦”。[3]匏:为

“鲍”之假借字。[4]土形:即土铏。[5]兵:为

“弁”字之误,为

“便”字之音借。[6]节葬:葬礼从俭。[7]领:量词:件。[8]宫室:房屋。

宫:先秦泛指房屋。[9]蠲:通

“涓”。【译文】墨子说道:“古代的明王圣人所以能统一天下、长于诸侯的原因,是他们爱护百姓确实尽心,利于百姓确实丰厚,忠信结合,又把利益指示给百姓。所以(他们)终身对此都不满足,临死前还不厌倦。古代的明王圣人所以能统一天下、长于诸侯的原因,即在于此。”所以古代圣王定下节用的法则是:“凡是天下百工,如造轮车的、制皮革的、烧陶器的、铸金属的、当木匠的,使各人都从事自己所擅长的技艺,只要足以供给民用就行。”而那种种只增加费用而不更有利于民用的,圣王都不做。

古代圣王制定饮食的法则是:“只要能够充饥补气,强壮手脚,耳聪目明就行了。不穷极五味的调和与气味芳香,不招致远国珍贵奇怪的食物。”怎么知道是这样呢?

古时尧帝治理天下,南面安抚到交阯,北面降服到幽都,东面直到太阳出入的地方,没有谁敢不归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