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山下的百亩良田,已全部播种完毕。
诛仙镇,赵隽还行走在田间,挨家挨户检查百姓搭建的暖房,是否符合他……不,符合江茗玥信上的标准。这位小公爷,首度体会到自己操碎了心。
百姓们没经验,不明就里,自然就会手忙脚乱。连赵隽本人,其实也是照着信上的内容一样样下令。
等诛仙镇播种完,已是三天后。
进度自然没有西山这边快,但胜在诛仙镇人手多,一旦百姓们明白自己要做什么,便无需赵隽再扯着嗓子发号施令。县衙众人负责监督,全镇百姓集体配合。
同样是百亩良田!
同样是稀有粮种!
同样在扬州地界!
两个试种点,如火如荼展开了亩产五百斤粮食的初次试种。这种子,是赵艺亲自带人一路护送来的。
王家兄弟,白日里跟着江茗玥去西山,傍晚时分又护送她回王家。
其实,哪里用得着他们护送?
虽说镇国公为了方便行事,乔装改扮成“常员外”,甚至搬出国公府,专门挑了乌衣巷附近的一座宅子临时充当“常府”,他的身份毕竟是堂堂镇国公,但凡出门身边岂能少得了同样乔装的随行护卫?
故而,江茗玥顺路打车已是常态。
整天在西山忙着百亩良田的试种,傍晚乘坐同一辆马车返回乌衣巷,次日辰时,马车又会像往常一样等在秦淮河畔。
三个月的相处……
江茗玥至今没识破,镇国公的真实身份,不知是他隐藏的巧妙,还是要归功于,她初来乍到,从未见过镇国公的缘故。
镇国公对她这位王家庶女,明显很特别。
“茗玥!回了!”
“你瞧瞧日落西山,酉时早就过半,走走走!”
“快点!老夫送你回府!”
江茗玥每次总是说:“员外爷有事不如先回去,这边还没忙完,我晚点自己回。”
“不行!你一个姑娘家,老夫不放心。”
镇国公每次都会板着脸反对。如此这般数次之后,江茗玥心知拗不过这位胖子,每天都在酉时回城,回到王家刚好赶上陪江瑜吃晚饭。
这段时间,她没让江瑜跟着。
江瑜年幼需要用功读书,况且天寒地冻的,她也不愿让江瑜陪着她来西山吹冷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