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五章 科举放榜 魁首萧何!

科举是寒门子弟通向成功的最快捷径,可同时也成为了官员们大肆敛财的绝佳时机,众多官吏皆是想要趁着这场科考狠狠捞上一笔。

然而还不等他们的钱刚捂热乎,影密卫与众多官差便找上门来,将其抄家问罪。

不过短短一个月的功夫,就有上百名官员被革职流放乃至砍头,一时间官场之上风声鹤唳,所有人都不敢再随意动弹。

紧接着,嬴政正是下达了一条十分狠辣的政令,凡是参与科举舞弊的人,无论是贫民百姓还是达官显贵一律从中处置。

三族之内皆受连坐,其后人百年之内不得再入科场!

虽然这般惩处看上去过于严苛了一些,但在嬴政眼中却是理所应当的。

正所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你贪污了钱财,家中子女亲友也在无形之中获得了好处,既然受了好处自然要承担责任。

当然,若是有亲朋进行举报,不仅可以免于刑法还会获得高额奖励。

如此一来二去,那些想要动歪脑筋的官员便不敢再轻易出手,毕竟风险太大了,侥幸得逞所收获的只不过是一些钱财,而若是出了岔子倒霉的可不仅仅只是自己。

整个家族百年之内都无法再踏上仕途,这无疑是毁灭性的的打击!

在如此强大的压迫之下,连带着吏制也都清明了许多,科举有条不紊的一步步进行着。

从最初的乡试验,到之后的县试,再到之后的郡试层层把关,尽可能的为考生们创造出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

当然,所谓的公平也只是相对的,毕竟贫民与贵族本质上就有着极大差距,资源、人脉以及教育环境的差别让双方的起点截然不同。

因此,哪怕已经震慑到了那些不法官吏,可贵族子弟的通关率依旧要远远高于寒门。

全国接近十万名考生,通过郡试的共有不到一千人,而其中贵族学子便占据了八成以上,剩下的大多都是小有资产的中层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