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第一个言情世界

周见深的升学宴上,还发生了件小事,宋女士信誓旦旦说她会帮陆思珈婉谢小姑妈的好意,结果却败在了小姑妈的三寸不烂之舌下。

这也很正常,宋女士和老陆两个“单纯”的人民教师,都被周见深搞定那么多次了,在小姑妈面前毫无招架之力再正常不过,于是两拨人马在饭桌上就敲定了八月送陆思珈和周见深去美国玩耍的决定。

当然双方也各自退了一步,小姑妈的退步就是她只奖励往返机票,剩下的费用各自解决。陆思珈又没有经济能力,最后只能是老陆和宋女士承担了——也就是说,宋女士的这次“谈判”结果是人财皆空,她跟老陆还挺高兴的。

陆思珈旁观者清,忍不住捂脸感慨,原来他们全家都是傻白甜。

别人都是智障儿童欢乐多,陆家大概就是智障家庭欢乐多了。这个暑假,他们全家,尤其是老陆和宋女士沉浸在无与伦比的快乐中,就是那种走在路上都能突然笑出声的幸福感。

陆思珈有回忆过,他们全家上一次这么兴奋得像中了一个亿,好像是在四年前,她高三毕业的那个暑假。原因当然是她超常发挥的过了一本线。

都说高考改变命运,陆思珈那次从大家眼中上三流大学都够呛的学渣,绝地逆袭考上一本——东华在众多高校中可以说毫无存在感,可毕竟是211大学,在青阳这个师资力量薄弱的小城,每一个能够考上985、211的孩子,都可以称之为天之骄子,所以那一次,陆思珈已经成功改变命运了。

而这次考上复旦研究生,不过是锦上添花,老陆和宋女士会兴奋成这样,是因为双喜临门。老人常说,养儿一百岁,长忧九十九,老陆和宋女士也和教科书里的父母一样,自从有了闺女,下半辈子的喜怒哀乐好像都维系在她身上。

陆思珈小时看着挺平庸,长大后越发的通透灵秀,在上海念的本科,按她自己的意思毕业也要留上海,找份稳定清闲的工作,当个快乐的小白领——他们也不指望她能多功成名就,她能有这样的前景,全家都很满意。

可惜人生不能十全十美,陆思珈的前程是平坦了,感情方面委实却让人捏了把汗,几乎从他们上大学起,老陆和宋女士就无时不为她跟周见深的感情而担忧,即使后来他们订婚也无济于事,现在这社会,结了婚都可以随便离,订婚算什么?

老陆和宋女士害怕又仿佛在等待,某一天闺女哭着跑回来说“他不要我了”,那他们该怎么办?

谢天谢地,他们担心的事并没有发生,两个孩子顺利毕业,不但没有因为距离而渐行渐远,感情反而更加的稳定了。

可以说陆思珈和周见深平稳度过异地的这四年,也给了老陆和宋女士极大的信心,现在周见深要出国,他们也能抱着乐观的心态来面对了,毕竟十八岁时他们再坚定,也不过是天真的孩子,二十二岁的年纪还能有这份执着,才真正让人放心。

老陆和宋女士本身就期望两个孩子修成正果,而周母郑佩云在升学宴上的表现,无疑又给他们吃了一颗定心丸,郑女士那么个高贵骄傲的贵夫人,当着所有客人的面,被他们那不省心的闺女直白而果断的“拒婚”,她非但不能生气,还要继续保持着笑脸,拉着宋女士真心实意的表示,“珈珈这孩子我们看着长大,实在是喜欢,要不让他们早点把婚礼办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