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七章 大唐第一辆火车

作为火车的总设计师,他操纵起来自然也没有什么问题。

大量的煤块被加入。

火车轰鸣的声音更为的剧烈。

同时大量的白烟升腾。

蒸汽机是靠蒸汽的膨胀作用来做功的,蒸汽机车的工作原理也不例外。司炉工把煤填入炉膛后,煤在燃烧过程中,将化学能转换成热能,把机车锅炉中的水加热、汽化,形成400c以上的过热蒸汽。

蒸汽再进入蒸汽机膨胀做功,推动蒸汽机活塞往复运动;活塞通过连杆、摇杆,将往复的直线运动变为车轮转动的圆周运动,带动机车动轮转动,从而牵引列车前进。

“咵嗤!”

一道轻响之声猛然而起,下一刻车轮猛然动了起来。

“动了!”

“动了!”

“真的动了!”

兴奋的声音从人群之中传出,每一个人的双眸都不由带上了一份狂热,一份激动。

谁有原理之上,他们尝试了无数遍了。

可真正动了,这一刻众人还是忍不住的亢奋。

这可是无马的车。

仅仅燃烧一些黑炭,就能够自动行驶。

只是他们在激动,杨务廉却感觉额头之上一层层的汗水冒了出来。

这不仅仅是热的,还是紧张的。

这一次可和平时的实验不一样,有着李明亲自观看,而且李明还给了他赏赐,他可不想有着失误。

所以当火车动了一下,随即停了下来之后,杨务廉一下子就紧张了起来。

“快,快加黑炭!”

杨务廉话语急切的开口。

右手则是迅速之中操纵着摇杆。

而身后听到他话语的几名吏员,赶紧更加加快了速度。

好在,之前只是传导问题,伴随着更多的煤炭加入,火车再度动了起来。

这一次动作虽然很慢,可的确在动。

连杆、摇杆,将往复的直线运动变为车轮转动的圆周运动,带动机车动轮转动,一步步的开始了行驶了起来。

一米。

两米。

三米。

最开始动作有些断断续续,可伴随着时间推移,这一份前行逐渐平稳了下来。

而这一下子惊呼之声越发巨大了。

连李明也不由心情澎湃。

这一次,甚至不亚于看到了武道。

武道可以说给了大唐一个不一样的可能。

而如今的这一幕,代表着前世的一些基础理论在这个神话的时代同样实用。

看着缓缓前进的燃车。

李明内心起伏之中,一份念头不由自主的冒了出来。

那就是既然燃车可以,哪怕将整个大唐变成后世的现代化可以否。

武道与科技的双重结合,是否能够让整个国力进一步的提升。

不管怎么说,现在社会的体系必然是比之封建社会的体系要更为的完善。

建造一个现代版武道大唐。

若是能够完成,能够产生的影响到底会有多么巨大。

难以想象。

当然这样的念头只是在他脑海之中一闪而逝。

很快就被压了下去。

如今想这些还是太过遥远了。

大唐连第一次工业革命都还没有进入,现在就想进入现代社会完全想多了。

只能看后续的签到,是否能够跟上了。

只有更多的技术跟上,才有着那么一些可能。

摇摇头。。

李明的目光再度看向前方,此时火车,不,也许这个时代,这个世界应该称之为燃车了,它在“咵嗤”“咵嗤”行走了二十多米,缓缓的停了下来,其上有着黑烟冒出来。

杨务廉走了下来,朝着李明走了过来,脸上有些尴尬,也有些不好意思。

“殿下,这个,您再给点时间,下官再改进一下,两个月,不,一个月应该就能够彻底完成,这应该是气密性问题还没有处理好。”

杨务廉走入,朝着李明行礼,带着尴尬,也带着一份极为不好意思的开口。

“无妨,这个慢慢来即可,不过得确保他能够装载的物品足够多才行,至于速度,也可以想一想办法。”

李明摆手,并没有在意这些小小的“失败”。

更准确点说,这一种结果对于他来说已经算成功了。

接下来就只需要完善就行了。

“多谢殿下!”

“下官,一定办妥。”

听着李明的话语,杨务廉不由一喜,他本来都已经做好了李明大发雷霆的准备了,甚至做好刚刚奖励不算数的情况。

可没有想到,李明竟然压根没提。

这让他不由一喜的同时,也不由对于李明充满了感激。

“对了,蒸汽机其他的用途,你们也好好研究一下!”

“他用途还是很广泛的。”

李明点了点头,随后吩咐着开口。

蒸汽机的用途,可以说是现代文明的奠基,其方面自然不仅仅只是燃车,和目前这些方面。

这同样是需要侧重的。

“是!”

杨务廉迅速应声,对此也没有丝毫迟疑。

而和杨务廉交代之后。

李明再度查看了一下燃车之后。

才离开了这里。

大唐第一辆火车诞生了。

不过很显然,并没有第一时间给他国力加成。

毕竟这玩意,得用上了,才有着加成。

而且注定是一个长期的提升事情,并非是短时间的。

不过李明也没有期待他能够迅速提升。

从最开始,他大概率就已经清楚了国力的提升,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并非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

身影迈步,在少府逛了一圈。

再度看了一下少府各项产业。

几年的时间过去,少府的各大产业已经得到了完善,以及迅速发展。

到达如今早已不是之前的小打小闹。

单单养猪来说,如今的少府的猪超过了十万头,而这还只是少府之中的,处于外部的猪数量更多,其范围已经不仅仅扩散在了关中,甚至扩散到了整个天下,数量恐怕已经不下于百万头了。

这样的数量虽然无法和后世一个养殖场动辄百万头无法比拟,可这是一千多年前的大唐。

在这个没有饲料,没有科学养殖的时代,这已经是极为恐怖的数值了。

如今至少对于关中的父老来说,吃肉不再是那么遥不可及的存在了。

虽说只是以前的下等肉猪肉,可那是之前,如今猪肉可没有那一股膻味,其美味虽然比不上天下第一楼的菜品,可也不比牛肉差多少了。

而牛肉哪怕是如今,都算是禁肉。

猪肉这一时间就显得格外可贵了。

再加上,如今鸡鸭养殖是真正通行了天下。

几次蝗灾让鸡鸭养殖完成了奠基,随后土豆的丰产足以让鸡鸭养殖没有了任何的问题。

如今整个大唐天下, 别说人人家里有鸡鸭了,三户家里,起码有一户是有着鸡鸭的。

少府的惠民政策蔓延了整个天下,也福泽了整个天下。

而如果说这些已经是超大规模了。

哪怕造纸术,钢铁厂,印刷术,纺织术就已经不止是超大规模了。

更是巨无霸了。

钢铁产量在去年就高达了五千三百万多斤,几乎是贞观元年的五百倍。

要知道如今大唐可还没有拉开真正的大炼钢时代,否则这一个数量再度翻上个十倍想来不会是什么太大的问题。

而造纸术同样恐怖。

去年大唐造纸超过三十亿五千万斤。

至于纺织。

更是恐怖无比。

有着大唐实力的威慑,以及打压,草原在过去的几年之中彻底臣服了下来。

大量的绵羊羊毛开始了产出,而升级了纺织机器将这些羊毛逐渐生产为各种羊毛制品。

一些以高昂的价格再度卖回了草原贵族手中,进一步的腐化与堕落他们,另一部分则是在大唐之中流行。

现代版制造技术,几乎瞬间成为了哄抢。

如今少府收入,其一小半都是纺织提供的。

另一大半为造纸术与印刷术还有着精盐与雪糖提供。

至于钢铁,水泥,虽然产量惊人。

可伴随着大建造时代开启,其收入其实都很难支撑的住消耗。

大部分还是处于消耗的大头之中。

想要盈利,恐怕得等大建设完成之后才能够做到。

不过有着如今这两项大收入,钢铁与水泥是否收入反而没有那么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