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韵娘,时候不早了,赶紧回去,一会天越来越热,小心中暑了”,身后突然传来了一妇人的叫喊声,这人顾韵认识,之前和她是一个村的,也是出了名的热心,谁家平日里有个难处的能帮的都会帮一下的。

“李嫂子放心,我马上就回去了”。

顾韵说完,看了看四周已经没什么人了。

“那好”。

李嫂子说完后随后端着自家的盆子往回走,她也是可怜顾韵,这孩子从小就没了爹,上头又有几个哥哥,亲娘为了要那两袋子糙米,就把她嫁到了隔壁杏花村,当然还有一部分原因是唐家有个读书人,是想着唐翰那日做官了,到时候一家子的生活都好了起来。

但唐家是杏花村最穷的人家,一亩田地都没有的,只有多半亩菜地,靠的也是这半亩菜地过活,唐母辛苦种菜,维持家里的生计,他们家还有个读书人,花费也不少,日子过得是村里最苦的,最重要的是那家的读书人如今连功名都没有,说是读书人都是体面了。

想到这里李嫂子不自觉的叹了口气。

此时唐母正在家给自家菜地里的蔬菜浇水,看着前面两处略微有些破败的两间茅草屋,她不自觉的叹了口气,儿子上个月就出门去参加科举考试,等到放榜后才回来,算上来回的路程怎么也要三个月的时间。

媳妇是这个月进门的,唐翰如今过了及冠之年,没有成家,她自是忧心的,但儿子从未主动开口说娶妻之事,一门心思的就想读书,她也不想让儿子分心,这回唐翰走后一个月,她还是做主给唐翰娶了一房媳妇。

顾韵之前在娘家的时候就是出了名的能干,这也是唐母看重她的原因,他们家不比别家,娶进门的媳妇一定是要能干,其次就是要贤惠。

她把已经长好的蔬菜采摘过后全部放到了自家地窖里,明儿一大早也好带到镇子里卖。

家里的米缸眼看着就要见底了,之前好不容易存了两袋子的糙米,结果为了给儿子娶媳妇,当做彩礼给了出去,不过她也不后悔,只要儿媳妇能干,将来还差这两袋子糙米吗?

她会种菜,做绣活,在唐父走了后她就把家里的田地卖了,那几年为了给唐父治病,家里欠了不少债,剩下的一点供儿子读书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