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1章 为子孙后代谋福祉

都督请留步 携剑远行 2938 字 9个月前

这样的道理,只看临近村落在河水的上下游,每逢旱季就要为了争水而械斗,全村老少齐上阵,形同大军厮杀,就能明白个七七八八了。

“主公,还有一条陆路与一条水路可以到广州。”

“殿下啊,这块石头非人力所能撼动,以老朽之见,不如一直叠土,堆一个土丘出来,然后慢慢的垒成一条斜坡。”

军事作用的小城,建设速度极快。刚刚冬至,吴王城就修好了。刘益守亲笔挥毫,在城门处留下了“过来共饮虔南水,归去咸携岭北云”的对联。

只要能解决那几块大石头,其他的也就是多派一些壮丁修路而已,不存在什么技术上的障碍。

刘益守好奇问道。

如果她带兵攻打那里,本地人不但不会听从朝廷的号令围剿陈霸先,反而会因为担心俚人抢地争河而拼死抵抗。

刘益守摆了摆手道。

刘益守又出了一条“馊主意”。

刘益守没好气的质问道。要是好走,以王伟的算计,能不说出来么?

“主公说得不错,水路的话,要疏通灵渠(湘桂运河)。如今灵渠淤塞得几乎断流,不提也罢。另一条路是从湘州南下到衡阳再到彬县,翻越山岭后一样可以南下到韶关。

刘益守眺望荒芜的山林古道,若有所思的说道。

“但是也不好走,对吧?”

刘益守对王伟低声询问道。

经过实地勘察发现,古道上有几块巨大的断石阻挡了去路,其他地方,不过是树木挡住了路线,以及曾经的土路因为山体滑坡而被掩埋造成了道路崎岖不平而已。

萧衍只顾得上吃斋念佛,哪里会去修什么古道啊。要是他励精图治,那他就不会被别人称为“萧菩萨”了。

而运输之难,则在大庾岭古道年久失修,又无其他捷径可走。

刘益守正是利用了萧勃献上的南康郡,将其打造成攻略广州的大本营,以及修补大庚岭古道的总工地在使用。

要是刘益守不是主公而是属下,他恨不得给几耳光扇醒对方!

本地一个胡须花白的宿老对着刘益守行礼说道,言语恳切。

如今他们又搭上了刘益守的船,抱上了这根粗腿,冼夫人显然也是有恃无恐了。

冼夫人若是攻打高州,那么便撤回新宁郡固守,想来冼夫人不会攻新宁郡的,她最多拿下高州就会停下来的。”

“也不过数十里而已嘛,逢山开路遇水搭桥,咱们就做点好事,把大庚岭古道修一修吧,然后把古道两旁都种上梅树,为后人做点好事,岂不美哉。”

也就是说,如果想顺利攻克韶关,那么打通大庾岭古道是重中之重,避无可避的。

为了随军南下征讨陈霸先,王伟事前做了很多功课,把主要进军路线都搞清楚了。攻广州之难,便在韶关。攻韶关之难,便在大部队的补给与运输。

如果说刘益守下令修整大庾岭古道是有些异想天开的话,那么修筑吴王城,还算是智商回归正常。

很快,斛律羡奉命找来本地宿老以及熟悉山上情况的山民,又派人实地勘察,将数十里地的大庾岭古道走完。

王伟想了想答道:“往南三十多里便是安远郡的最北端了,再继续往南百余里地便是韶关。”

更别提刘益守还未出手,谁知道他什么时候来呢?

要是冼夫人好对付,陈霸先早就动手了。对方是俚人酋帅,扎根于本地,这跟萧勃啊,李迁仕这些外来户是截然不同的!

罗州刺史冯融是冯宝的老爹,冯宝是冼夫人的丈夫,如今和他儿子都在建康为官,可以说这帮人已经形成了一张从上到下的关系网。

想不明白刘益守为什么要费尽心思的修大庚岭古道,他就寝食难安。

果不其然,正如陈霸先所料,从海路而来的王僧辩、王琳部,从崖州登陆,在冼夫人这个地头蛇的配合下,对高州发起进攻,一路势如破竹,直接攻陷了高州州府安宁城。

斛律羡也开口劝说道。刘益守平日里英明神武的,但这次的建议确实不靠谱。

路修了,不仅咱们的军队可以走,将来无数赣南的山民亦是可以南下广州讨生活,广州的海产和交易来的外藩之物,亦是可以通过这条路运输到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