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乃然的浅见,请先生教我!”太子然无话可说,诚心一拜。
范睢却是惊了,太子然所说的自己自然是深熟于心的。但没想到堂堂一贵公子深知天下大势,不偏薄,倒也难得。
范睢沉思片刻,却是言道:“公子严重了。吾闻汤以七十里之地王天下,文王以百里之壤而臣诸侯,岂其士卒众多哉,诚能据其势而奋其威。”
“今韩国地处四战之地,国弱而地丰,列国垂涎,此乃匹夫无罪怀璧其罪也。然国富则民强,民强则军锐,军锐则各国惧。此乃存亡之道!公子却能以疲师敌强旅,大获全胜!”
“如公子所言,赵国乃北方霸主。方今之时,齐、魏、楚国力大减,难与秦国抗衡,燕、韩积弱,秦国不以为虑。山东六国中,唯有赵国国力强盛,乃山东之脊,如鹤立鸡群,必引强秦打压。”
“以叔之所见,赵国之策本乃坐山观虎斗。韩、魏地处中原,乃赵之南方屏障,赵国必不允有失。五国伐齐后,赵、秦之所以结盟,乃因秦欲征伐楚国,赵欲经略齐国。”
“原本秦、赵、楚可三足鼎立,进可争霸天下,退可守其祖宗基业。然白起三伐楚国,以少兵败楚倾国之兵,楚国之势大衰。反倒赵国攻伐齐国较为艰辛。”
“如今楚国元气大伤,秦国顾虑已失。经略中原乃是必选,不会因赵国而改变。因此赵国在韩、魏未有亡国之忧时不会与秦国爆发决战。赵国如今已置身秦国东进战车之下,赵国‘北进南守,西和东伐’之策失效矣。”
“由此,天下之势已明,乃秦、赵争霸。赵国惧秦,不得不拉拢韩、魏以抗秦。去岁魏国素遭秦、赵攻伐,魏国最后不得已亲赵,实乃秦、赵两国初交锋尔。为维系南方防御纵深,赵、魏这才合力攻伐华阳,意在联合韩国以抗强秦。”
说道这里,范睢却是一笑,“哪料公子夜袭华阳,大破赵、魏大军,给原本的三晋联合平添了许多变数。”
太子然听得此言,一系列战事为何发生都清楚明白了,颇有醍醐灌顶之妙。心下却是暗叹,按照原本的历史,却是秦国千里奔袭,一战而断山东之脊。三晋联合的计划也是胎死腹中,直到各自亡国。
当然,这样的想法太子然是不会说出口的。
“然受教矣。”不由庆幸自己拉拢了这个大能。
“叔有三计可助公子争霸天下。一曰合纵,联合赵、魏以抗秦,此乃自保之计。如今韩国之弱非朝夕可改,必需有盟友方能周旋于诸侯。与秦交好乃与虎谋皮,如今最佳选择无非赵国一国而已。”
“二曰变法,不变法无以图强。韩国术治已久,宗贵尸位素餐。唯有任人唯贤,赏罚分明,否则不足以强匡天下,威行四邻。”
“三曰远交近攻,待变法强大后,远交莫如赵、秦,近攻莫如魏、楚、齐,既得魏、楚、齐,退可与赵、秦三足鼎立,进可一举而并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