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遵王旨。”郎中令匆匆告退。
秦国庞大的战争机器发动起来,各个部门就如同精密的机器,各司其职,紧密配合。
这一日,咸阳的民众看到秦王宫派出了三拨使者。马背上插着的三面黑色小旗表明了他们传递的是最紧急的军情,即使骑马撞死了路人使者也不会负一点责任。
看到八百里加急的信使,秦人甚至有些激动。
在这个以武立国,出人头地莫过于军功的国度,没有人比秦人更加渴望战争的了。
这几十年的东征西讨、南征北伐让秦国人尝到了战争的美好,秦国人习惯了胜利,习惯了战争。战争对于秦国人来说不过又是一次立功的机会。
五日前,胡阳的十万大军由咸阳出发,奔赴伊阙。为了出征的名额,二五百主们甚至差点打起来。
此时的秦军有这样一个共识,出征即意味着立功。只有立功才能获得更高的爵位,更高的权位,更好的生活。
因此那些被选中的二五百主自然高兴万分,落选的则是失落郁闷。希望自己下次出征会有机会。
咸阳以东三百多里外,秦军距离函谷关已是咫尺之遥。想来明日即可东出函谷,进入曾经的中原之地。只是如今,函谷关以东300多里的土地皆为秦国所有。这次的出征更像是一次演练。
就在黄昏安营扎寨之际,胡阳终于见到了咸阳来的使者。
一连三拨的使者足以说明秦王对于三晋联合是多么愤怒。胡阳知道,自己一直苦苦等寻的机会终于来了。
自己现在的爵位不过是十一级右庶长,之前立功多是跟随武安君,难得有独自领军的机会。
要知道,同样的一场大胜,独自领军的功劳和身为副手的功劳是相差很大的。
如果此次能取得大胜,连升三级未尝没有可能。
对于主将的想法王龁是不知道的,如今他只不过是一个二十岁的小伙。但是如果你要是因为他的年龄轻视他的话,你会很后悔。
五大夫的爵位已经不低,更重要的是秦王似乎有些欣赏王龁这个年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