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于本将所想不谋而合。我大秦纵横中原无敌,如果韩军真敢出城野战,倒是省了不少麻烦啊!哈哈”
“传我将令,明日起加快行军速度。务必十日内赶往野王。”
“诺!”
第十七章 三国的应对
当赵、魏、韩宣布结盟的时候,三国就料定秦国不会那么容易善罢甘休。因此加强了咸阳方面信息的收集。
果不其然,恼羞成怒的秦国果然派遣了大军征讨三国。对三国来说,唯一的好消息莫过于杀神白起并没有担当这次的统帅。
没办法,此时白起破楚声威大振。对于六国来说,白起加上秦国基本上等于无解的组合。
虽然主帅变成了名不见经传的胡阳,副将也是默默无名的王龁,但十万秦国大军带来的巨大压力还是让赵、韩、魏气氛为之一窒。
秦国大军目标是什么?他们的进攻方向会是哪里?
没有人会天真地认为秦国派出十万大军只是为了中原一日游。
三国的情报部门开始飞速运转,唯一可以确定的是秦军此次剑指韩国。至于目标是上党还是新郑,更详细的情报受限于秦国严厉的制度,三国也是一筹莫展。
韩国是秦国第一目标,身为当事国,自是全国紧急动员。在高层的命令下,军中的斥候们全部撒向了西面,力求第一时间掌握秦军的动向。
身为盟友的赵国、魏国自然不能袖手旁观。赵国在紧急磋商之后,急派大将军廉颇亲率十万大军,自邯郸星夜赶赴韩国边境。魏国略有些尴尬,因为刚刚走出俘虏营准备回国的魏军主力,第一时间接到国内的通知,原地待命。魏国派遣了军中少壮派的代表人物——晋鄙前来接任魏军的主帅。
有赵国、魏国做后援,韩国明显有了底气。但有再大的底气自身不努力的话,也不能赢得胜利。
经过太子然的据理力争,加之华阳之战树立的巨大榜样,此次韩国以暴鸢为主将,太子然为副将,出兵十万驻守成皋、野王一线。
这样的最大好处是无论是上党还是新郑有何战事,韩军主力可在第一时间增援。依照太子然的判定,秦军直取野王的概率是比较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