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无事。

第二天,九万赵军饱餐一顿,砸碎了所有做饭的锅,只带一日口粮,浩浩荡荡地杀向了秦军。所有的人被告知,此战不胜即死。白起已经放出狠话来了,此战要用十数万赵军的头颅来扬大秦的威名,秦军不会要俘虏。

赵军从不缺乏斗志,尤其是在眼下几乎弹尽粮绝的情况。秦、赵双方今天必须有一个倒下,赵军坚信,如果倒下的是自己,临死前也要拉倒秦军。

渐渐的,赵军距离秦营已经不过五里的距离。往常这个时候,秦军已经大旗挥动严阵以待了,但不知道为什么,今天格外安静。赵军总觉得,这股宁静的后面也许隐藏着什么陷阱。静悄悄的秦营就像一个张开了血盆大口的洪荒猛兽,在静静等待赵军的上钩。

廉颇也有些意外,但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于是他对身边的传令官吩咐道:“命令前军两万人,即刻攻营!”

“喏!”传令官领命而去。

很快,中军隆隆的战鼓响起,两万赵军杀向了“毫无防备”的秦营。接下来,廉颇有了更惊人的发现,前军居然毫无阻碍地穿营了。是的,没有遇到秦军的一丝抵抗。

很快,前军校尉回来汇报说,整个秦军大营已经人去营空。廉颇愣住了。这个时候,远处传来一股烟尘,一名斥候当即下马将耳朵贴向地面,然后汇报说:“将军,只有数百骑骑兵。”

廉颇点了点头,打算静观其变。不一会儿,几百赵军衣着的骑兵就来到了赵军大阵之前。也许是怕引起误会,他们在距离大阵百余步的距离上下马,双手高举过头顶,言道:“廉将军!我是晋阳守军!太守大人让我传信于你,秦军全部退走了!”

“什么?秦军全走了?”廉颇这次是真的愣住了。

第一百三十二章 一系列的变化

秦昭王三十四年,九月二十六日,秦军突然从占据绝对优势的太原、河东战场撤离。韩、赵、魏联军主力担心其中有诈,不敢追击。待知道秦军撤离乃是因为咸阳内乱,追之,不及。至此,耗时三个月,波及整个北中国的战乱宣布结束。

此役,秦军先后投入四十万大军,从雁门、上郡、太原、河东、三川五个方向对韩、赵、魏三国进行战略施压,取得了丰硕的战果,但也付出了极大的代价。

秦国方面,杀敌十七万,自身损兵十五万,其中半数是在南阳战场战损。虽然失去南阳郡十万户人口,但也夺得了赵国半个雁门郡、半个太原郡的民五万户。但就全国兵力而言,只有不到五十万兵力可用。

赵国损失最大,杀敌仅四万,但自身损失兵力达到九万,算上伐燕损失的两万大军,如今整个赵国可用之兵不足四十万。

魏国最为平衡,杀敌三万,自身损兵五万。更重要的是,随着秦军的主动退却,魏国轻易拿下河东全境,如今整个魏国可用之兵达到三十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