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韩国、赵国、燕国要横插一脚呢?”

“赵国、燕国太远,怕是爱莫能助。韩国倒是有可能,不过,当初我们有过约定!”尉桓说的有些神秘兮兮。

“约定?”魏齐有些糊涂了。

尉桓神秘一笑,自然不会把当初四国会盟定下的约定告诉魏齐,毕竟,这涉及到各国的核心利益。赵国的目标在于齐国,自己和楚国生出些摩擦,借以挑起事端讨伐楚国,赵国要么袖手旁观,要么派兵援助,是不会主动过来抢地盘的。

魏王如今担心的是如何将战事控制在一定的规模,当初白起不过带了五万大军就使得楚国五六十万大军围剿。楚国是一个典型的抽风型的国家,万一被楚国临死前狠咬一口,那就不值当了。所以魏王才会担心要不要答应联合齐国一起伐楚。

“先生只管放心,如果王上有把握不让赵国、燕国参与其中,答应和齐国联合一起伐楚可行吗?”

“只要赵国不插手,可行!不过,楚国可不好打,如果他倒向秦国或者同意加入联盟一起伐秦,这个还会有变化!”魏齐沉吟了片刻,斟酌地回道。

尉桓满意地点了点头,自己如果不知道许多详情的话一定也会这么觉得。只不过嘛,怎么选择已经由不得楚国了。看来自己的选择是对的,现在就要开始着手准备了!

第一百七十一章 黄歇访赵

韩王然登基后的第二年,即公元前271年,整个中原大地如同一条大河,表面上风平浪静,实际上却是暗流涌动。

正月,秦国派客卿蔡泽为使,成功游说齐王。齐王同意与秦国暗中结盟,一起削弱蚕食楚国。同月,齐王派中大夫太史胜为密使,拉拢魏国。魏王同意与齐国一道,南下攻伐楚国。

二月,东胡犯边,进入燕国辽东郡境内。韩国出兵一万助之,同时派吕不韦率领一支商队入燕,以纸张、茶叶、水泥换取粮草、马匹。同月,赵国在雁门郡平城(今大同)囤积大军,云中郡方向的赵军也活动频繁,向东面的善无城施压。秦军出人意料地主动放弃善无城,在马邑集结三万大军以抗赵军。赵国担心伤亡过大,得不偿失,放弃强攻,两国以山阴为界,共分其地。

三月,秦国以武安君白起为将,领兵五万,北上洛水源头,加固长城,置北地郡而返。同月,楚国以左徒黄歇为使,巡视江东郡,于会稽停留十数日乃返。

四月,春耕。韩国颍川、上党两郡完成开垦阡陌、建设村落的重任,开始贯彻新法,每户实授田三十亩,五税一。同月,颍川郡郡尉魏辙、校尉朱亥大破东胡而返,韩王然大喜,加封其为子爵,赏五百金。

五月,第一个村子学堂于阳翟设立,收年龄在七至十五岁的孩童教之,教学者乃孔尚所收学生。同月,韩王然下令,招贤馆所招贤能,若想为一县之令,非无合理之理由,当下乡为师半年,教授学业。韩王然美其名曰体察民情。

六月,颍川学院院长孔老夫子与汉邑令、墨家钜子墨迪辩论于新郑,孔老夫子弹劾其不遵礼制。又因胡服越来越受体力劳动者欢迎,孔老夫子不喜,乃上书言称礼不可废,请韩王然在军队以外全面禁止胡服。王不听,与其畅谈一夜,孔老夫子闭门不出,三日后不复言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