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阳虽然不忿田单屡屡率领大军侵犯楚国,但那是在战场上,现在齐国和楚国的利益点和出发点是一样的。尤其是楚国,在秦国的威压下活得战战兢兢。若是可以大败秦国,无疑是楚国最想见到的。不过,这可并不意味着楚国会大公无私到以己之身来成全天下。因此,景阳听后也是附和道:“正是如此!廉将军身经百战,屡次大败秦军,何不给我们五国指一条明路,我们也好借此大败秦国!”
廉颇暗骂了下齐国和楚国的狡猾,田单把话没有说死,表面上是尊重自己,实际上却是透露出自己的计策对齐国损伤太大的话,齐国是万万不会答应的。楚国也是如此。
不过,不满的情绪不过是一闪而过,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处变不惊是一个名将最基本的要求。何况,自己的这个计策也不会对齐国、楚国造成多大的损失,嗯,至少表面看起来不会,不对嘛。
廉颇清了下嗓子,不疾不徐地说道:“呵呵,大败秦军也不是颇一人的功劳,也是靠着韩国、魏国的协力。就如这次伐秦,单单靠我赵国一国之力是万万不可的,更需要各位的鼎立支持。颇在这里说一下自己的想法,各位看看可行吗?”
众人点了点头,廉颇对身旁的侍卫说道:“取本将的舆图来!”
“喏!”侍卫领命而去。
没一会儿,侍卫就将舆图带来,并且按照廉颇的吩咐将舆图展开。蒙骜等人随即围了上来,众人面前的舆图可不是以前用牛皮、羊皮绘制的,而是在一张白纸上绘制的。里面标注了山川、河流、城邑、道路,虽然粗略了一些,但却足够清楚。通过这幅舆图,众人清楚地看清了秦国目前的疆域和赵、魏、韩、楚的边界形势。许多事情,一目了然。
廉颇看着众人或羡慕或震惊的神色,心里颇是自得。以前受限于材料,地图不可能多么完善,但在有了纸张这么好的载体后,廉颇就想着绘制一副详尽的地图,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两年多的整理,廉颇总算完成了秦国和各国边境数百里的地图。
“咳咳”,廉颇故意咳嗽了几声,将众人的视线转移到自己身上,这才不紧不慢地说道:“诸位请看,我们六国三十万大军如今位于安邑重镇,往北可以消灭上郡、雁门郡的十数万秦军,往西可以以河西郡为后方,渡过洛水,经略秦之内史,往南可以凭借韩国的南阳,直抵秦国咸阳腹心之地。或者沿着汉水西进,收复汉中,威胁咸阳南方。”
众人向舆图瞧去,发现确实如此。上郡方面在地图上被标注了八万大军,雁门郡也被标准了四万大军。联军北上的话,消灭这十二万秦军应该不成问题,但像韩国、魏国、齐国、楚国可没有兴趣给赵国免费做这样的好事。道理很简单,我出兵出粮,给你打地盘,你还美其名曰为“大而无私的革命战友情分”。所以第一个出兵方向在众人的心里停留了不到十秒钟就被消灭了。
至于第二种,舆图上清楚地表示了洛水沿岸有四五个适合渡河的渡口,若是操作得当的话,还是很可行的。但这个对燕国、齐国、楚国就有些不公平了。分不到地,他们的兴趣也不会大。除非廉颇有足够的利益诱惑,不然这里面的变数还是很大。
第三个则是表面上看起来伤亡会最大的方案,虽然舆图上显示秦国驻兵在三万到五万之间,但高高的函谷关可以抹杀掉双方的巨大数量差距。第四个需要各国的破釜沉舟,背水一战,好处是一战可定乾坤,坏处是掌握不好尺度,猎人也会变成猎物。第五个则是除了韩国和楚国应该没人有兴趣,原因和第二个类似。
第一百八十二章 分兵
蒙骜等人沉思不语,等着廉颇下最后的“决定”。大家都很清楚,照顾到所有国家的利益是不可能的,这是一场博弈,既然是博弈,总有输家有赢家。这个时候,每个国家的底牌就变得很是重要。
廉颇将众人的神色一一记在心中,许多人患得患失,为了利益人人可以铤而走险,但若是冒着巨大的风险后还便宜了别人,这就是存在的问题。不过,这次其实是伐秦,而不是灭秦,适可而止是廉颇所要掌握的。
没有让众人等太久,廉颇洪亮而沉稳的声音在大帐内响起,“诸位,按照我国所掌握的情报和我多年行军经验的分析,我以为我六国联军当兵分两路伐秦。一路以我赵国、燕国、齐国为主,出兵河西郡,绕过函谷关经略内史郡;一路以韩国、魏国、楚国为主,出兵峣关、汉中,分散秦国的注意力。若是行动顺利,大军在咸阳汇合,若是不利,则步步为营,占领几处要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