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平沉吟了一下,说道:“安平君是明白人,站在我们韩国的角度来看,赵国攻打贵国的可能性最大!”刚说了这一句,田单就急的想要反驳。张平示意田单稍安勿躁,说道:“我们韩国实力最强,赵国绝不会轻易攻打我们!魏国次之,但有函谷关在手,实在不行,魏国可以彻底倒向秦国,想必秦国乐得我们三晋因此分裂!赵国有这层忌惮,绝对不敢轻易拿魏国动手!至于燕国,和赵国乃是姻亲,同样的地广人稀,民风彪悍!相比之下,贵国最是富庶!这一点安平君不否认吧!”

见田单不置可否,张平继续分析道:“何况燕国和贵国有世仇,我们韩国和燕国又是姻亲,赵国很有可能拉拢燕国一起伐齐。到时候,我们韩国若是支援的话,不仅得罪赵国,连燕国都一起得罪了!王上考虑到这一层,怕是会有些犹豫!只有牺牲没有所得的付出,就算王上答应,朝臣们也一定心里不满!安平君以为呢?”

范睢趁着张平叹气的时候,附议道:“是啊!何况,安平君所说的唇亡齿寒,我倒是不以为然!如今巴蜀两郡已经成为秦国的飞地,我韩国花上两三年应该可以平定巴蜀!到时,势必实力大增!又何必冒着得罪这么大的风险帮助贵国呢?!”

田单听出了张平、范睢的潜台词,韩国这是在嫌弃连横的风险太大,收入和付出不成正比。看来,自己要加大自己手头的筹码了,不然还真不能把韩国拉下水。

田单笑了笑,诚恳地说道:“只要贵国愿意和齐国连横,齐国愿意奉贵国为宗主。若有他国冒犯贵国,我齐国必当全力援救!反之亦然!同时,韩人在我国经商,可享受我国商人的待遇,发生纠纷,我国也会同等视之,如何?”

这样的条件算得上是不平等条约了,现在韩国的商人越来越多的走向天下各处。自然不可避免地和各国商人产生利益上的纠纷,排外是每个国家的“国情”。很多时候,吃了亏的韩国商人只能自认倒霉或者花费大价钱买通对方!就吕不韦那边统计的,已经有十几次这样的纠纷了。如果不是韩王然全力支持商队,借此收集天下各处的山川、河泽、道路舆图,有几个商队甚至要破产了。所以齐国这个条件不可谓不优渥!齐国间接地承认自己是依附在韩国名下的小弟,这让张平、范睢心里很是自得。

张平装作犹豫了一阵,说道:“如果是换做别人,我肯定不同意!但安平君乃天下人仰慕的名士!就连我家王上也很是推崇!因此,我想我家王上会答应和贵国结盟的!”

范睢点了点头,笑道:“安平君不如明天朝会上面见王上,到时我也一定为安平君美言几句!想来,连横不是问题!”

得到了张平、范睢的保证,田单大喜,说道:“如此,单谨以杯中薄酒谢过二位!待事成之后,必有重谢!”

第三十三章 第一个关内侯

田单为张平、范睢二人准备的厚礼最终成功地送了出去。不仅如此,韩国三公九卿的其余人也收到了大小不一的黄白之物。因为既然韩王然都主动收了,其余大臣自然也是却之不恭。这倒让韩国君臣见识到了齐国的大方。

两天后,大梁也传来了齐国想要的消息。起初,信陵君也是装疯卖傻,对齐国使者貂勃虚与委蛇。虽然在此之前,魏国差一点和齐国一起南下伐楚,但因为伐秦一事,这件事彻底搁浅下来,两国的关系也因此淡了。

魏国在此次伐秦大战中损失了超过七万的精锐,只想着休养生息。齐国却是打着连横的旗号过来。谁都知道,北面的燕国、南面的楚国跟齐国可是不睦,赵国更是虎视眈眈。如果答应了齐国连横,那魏国说不定就要时不时出兵保卫齐国了,这样费力不讨好的事情魏王可不会答应。

信陵君正是深知这个道理,才好吃好喝地招待着貂勃游山玩水,就是不提连横的事情。貂勃却出人意料地并不着急,偶尔不经意地问及魏王的决定,都被信陵君三言两语搪塞过去。直到韩国同意和齐国连横的消息传到大梁,魏国才意识到,和齐国连横也许是一个不错的主意。

这个乱世,多一个朋友总好过多一个敌人。韩国既然愿意当齐国的大腿,那和赵国、韩国都是姻亲的燕国多半要中立了,楚国最为弱小,看在韩国的面子上多半也不会为难齐国。这样一来,即使是赵国,真要攻打齐国的话多半要掂量掂量了。哪怕韩国不出兵增援,赵国对齐国用兵也会束手束脚,谁知道韩国会不会突然截断赵国的后路。齐国可以围魏救赵,韩国自然也可以围赵救齐。

而且,相对于赵国而言,韩国因为紧靠着大梁和郢都,对魏国和楚国的影响力要远远大于赵国。说句难听点的,魏国和楚国要是让赵国不爽了,赵国的大军至少长途跋涉六百多里或者一千多里才能惩罚两国。但两国若是得罪了韩国,不需要两天,韩国的大军就能兵临大梁或者郢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