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波渡河的韩军冒着魏军射出的箭雨义无反顾地出发了。这一次,韩国舟师配合地更加默契,密密麻麻的战船在很大程度上遮挡了魏军弓箭手的视线。魏军弓箭手们只能凭着直觉,不停地放箭。

这一批韩军出发时尚有九千人,成功抵达对岸的有七千八百多人!一千多人的伤亡在这场战争中,几乎是一个让人无法眨眼的数字。西塘渡口因为新增加进来的七千八百人而变得更加固若金汤,而面对再次返回对岸接送韩军的韩国战船,信陵君第一次产生了动摇之意!

“君上!君上!河对岸的斥候传来急报!”一个声音打破了信陵君的思考。

信陵君脸色一变,急道:“快带他进来!”

“喏!”亲卫冲了出去。

很快,一名大汗淋漓的斥候来到了信陵君的身前,信陵君根本不要他施礼,直接按着对方的肩膀,道:“快说,河对岸是什么情况?”

“君上!卫将军的大军遇到韩军埋伏,已经全军覆没了!启封也失守了,晋将军战死!韩王亲自率领三十万大军来攻打我国,前锋距离此地不过三十里!请君上速做打算!”斥候气喘吁吁地说道。

“什么?韩王率领三十万大军亲征?晋将军、卫将军都战死了?你确定这个消息是真的?!”信陵君难以置信地吼道。

“属下所说句句属实!如有半句虚假,属下愿意以项上人头谢罪!”

因为第二波韩军已经成功渡河,信陵君原本就对是否撤兵很是动摇,现在闻知韩王率领三十万大军亲征,前锋更是距离这里不过三十里,下意识地就想要退兵。因为退兵,魏国尚有转圜的余地,不退兵,就只能全军覆没在这里。对面的韩军源源不断地渡河而来,己方取胜已经很困难了,再加上韩王率领的三十万精锐,无论怎么筹划,己方都不可能在夺下西塘渡口的同时,抽调足够的兵力守下西塘渡口。这个时候,保全实力才是最要紧的事情。能不能拿下西塘渡口反而变得不重要,因为只要韩国舟师还在,韩军就可以渡河。存地失人,人地皆失;存人失地,人地皆存!

“立即派人去急报大梁,告知王上此事。再派人通知西贡、东门渡口,令两个渡口的守军马上撤退返回大梁。”信陵君当机立断道。

“君上,若是两个渡口的守将不从……”副将担心的说道。按照常理,信陵君是没有权力调动两个渡口的守军的。如今信陵君越俎代庖,虽然本质上是为了保全魏国的实力,但终究不一定能让两个渡口的守将信服!谁知道信陵君是不是趁机要谋反作乱?!遇上死脑筋的守将,魏国就要因此白白损失数万大军了。

“若是不从,当即斩杀!出了任何问题,本君一力承担便是!”信陵君说的斩钉截铁,不容置疑。

副将凛然回道:“喏!”心中对信陵君也是倍加佩服,信陵君肯为了保全魏国的实力,愿意牺牲个人的声誉,可谓大公无私。只是不知道,魏王在信陵君出征前反复交代信陵君务必拿下西塘渡口,信陵君一旦带领残兵返回大梁,迎接他的又会是什么?!

“君上身负重任,韩国大军驰援在即,为魏国计,为王上计,请君上领兵速退!末将愿意留下牵制韩军,以保君上安危!”副将献言道。

信陵君略一犹豫,最终答应下来。留下来的话,信陵君战死的可能性极大,最好的结局也不过是兵败被俘。随着三十万韩军渡河兵围大梁,魏国势必变得人心惶惶。越是局势危险,越是需要君臣一心,齐心协力。自己身为丞相,又是当今魏王的王弟,无论是战死也好,兵败被俘也罢,对魏国都不斥于一场大灾难。本就混乱的时局会变得更加难以控制。为了魏国的社稷,信陵君只能对副将暗暗说了声抱歉,然后转身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