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不韦却是大声说道:“王上!臣以为燕国很有可能被赵国说服,即使燕国不愿意掉转过头对付韩国,也多半不会与赵国拼一个你死我活!”

吕不韦的这番言论显然语出惊人,直接掐死了一大波想要跳出来,支持伐赵的大臣的冲动。

秦王更觉不解,很是疑惑地望向吕不韦,问道:“爱卿方才不是说,燕国垂涎巨鹿郡久矣吗?!如今有韩国襄助,燕国怎么会放弃这么好的机会?!”

“韩国所欲者,邯郸也!燕国所欲者,巨鹿也!就这点而言,韩、燕两国并没有利益冲突。可是,王上莫要忘了,一旦韩取邯郸,燕取巨鹿,赵国多半在代郡重树旗号。韩、燕两国到时相邻,冲突必然大!以燕国如今的国力,怕是不敌!对韩国而言,也不希望燕国攻占巨鹿郡,实力大涨!所以,两国在伐赵的态度上,是有异心的。”

“燕国想要韩、赵两国拼一个你死我活,然后自己坐收渔翁之利,全取巨鹿郡!到时,赵国被一分为二,为燕国所制,燕国可以拉拢赵国对抗韩国!韩国何尝不想赵国与燕国死拼,燕国攻打巨鹿郡,对赵国的威胁不下于韩国攻打邯郸,巨鹿郡若是被燕国攻占,赵国势必被一分为二。对眼下的赵国而言,若想救邯郸,就必须保证赵国南北要道的通畅,巨鹿郡乃是关键所在!在这种情况下,王上觉得燕国会如此卖力吗?!”

秦王摇了摇头,燕国越是卖力攻打巨鹿,赵国越是会将燕国作为主要对手。毕竟,邯郸经过上百年的经营,已经是固若金汤的要塞,短时间内绝对不会被韩军攻克,即使韩军有二十万人马。反倒是巨鹿郡的得失,关乎赵国的安危。想必,韩国一定乐见其成,任由燕国来消耗赵国的有生力量。这正是赵国可以利用的地方!

“那以爱卿之见,燕国多半不会对赵国造成威胁?”秦王问道。

赵国目前只是攻下了武垣、饶县、安平三座城邑而已,虽然兵围苦陉,但却没有再有后续的行动。如果燕、韩两国没有异心,两国完全可以合兵一处,或者至少燕国攻下沙丘、刑县,截断邯郸援军南下的道路,而不是在沙丘以北两百多里外,攻打城池众多的巨鹿郡!让自己陷入消耗战。

吕不韦点了点头,一脸笃定地说道:“燕国为了自己的利益,必定对赵国虚与委蛇。燕国最多再攻占苦陉、顾县、中人、阳城,必然偃旗息鼓。待赵国意识到这一点,韩军攻势又急的话,雁门、云中的精锐必然会源源不断得南下!”

大殿内的群臣顿时默然不语,如果真的发生像吕不韦说的这一幕,那燕国伐赵一事,只是一个略微可以引起赵国重视的忧患。赵国的大敌还是韩国!在这种时候,救不救援赵国,已经没有区别。

不过,就这么白白放过入侵的赵军吗?!如果这样做,岂不是显得秦国太好欺负了?!如何既不影响赵国和韩国拼一个你死我活,又能让秦国从中谋利,成为摆在秦国君臣面前的一个难题。

吕不韦对此早有见解,笑道:“无论我们作何回应,赵国都不会轻易相信我们!若是强渡汾水,伤亡必然又大!王上何不表明我们大秦可以保持中立,但前提是赵国要割让汾水以东的一块土地,又或者用牲畜、粮草来抵押?如此,待赵国调回大军,我们则出其不意渡河,夺取赵土?!”

第四十一章 燕国和韩国的默契

吕不韦的建议似乎和很多秦国大臣的想法一致,但不同的地方在于,其他大臣只看到了背后的利益,却看不透事情的本质。经过吕不韦这么一分析,秦王已然明了,燕国声势虽大,但很快就会用实际行动告诉赵国,赵国无需担心自己。赵国的大敌一直是,也将永远是韩国!出兵攻打赵国太行山以西的城邑势在必行,但欲速则不达,缓一缓,对秦国更好!

秦王在次日召见了赵礼,宣布了自己的决议。对秦王要求割地的要求,赵礼自然是断然拒绝。赵国在汾水以西已经没有了尺寸之地,再割地,就是汾水以东的土地。哪怕是数十里的土地,也足以让秦国在汾水以东立稳脚跟。日后两国爆发战事,赵国可就完全处于被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