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三、深耕布局

第二天早上,徐光亮又来到了光刻机生产线这边来,同来的还有纳米碳管光刻机的人,他打算将正在建的第五条和第六条硅基光刻机的生产线改为纳米管光刻机生产线。

实际上,这并不难,只是现在纳米管光刻机的技术还没有定下,比如说纳米管光刻机不可能只采用一个头进行生产,这就需要较为复杂的机械结构去保证每个头的精度,让光刻机能够同时将一张晶圆上所有有效空间都能得到充分利用,并且可以同时完成。

虽然有些地方没有定下,但是现在进行前期修改,是没有问题的。

忙完了这个事情,徐光亮又忙着将建设了一座碳基芯片的基座制备生产厂,这个则需要的是纳米碳管制备实验室另一个专门研究这个芯片基座制备的小组的技术。

总之在上半年的时候,四海集团的重点就是忙着将纳米管光刻机实现,毕竟这是关乎未来布局的。

但是通过这个事情,徐光亮就越发觉得要赶快进行集团化改制,同时拥有自己的操作软件和硬件,能够联通所有实验室的同时防止泄密。

他发现了,不能技术联通,造成的影响真的很大,对于未来的科技研究也没有任何好处,制约了科技的发展,所以改组必须加快。

而且网络不连通,不能直观的了解实验室的进度,也会发生一些让他哭笑不得的事情发生,比如说纳米碳管实验室,他们已经完成三十二纳米的研究,只是他们认为这个成绩不足以汇报,所以就继续研发二十二纳米,甚至如果不是徐光亮去看,他们很有可能要到十四纳米才有可能汇报,毕竟要形成书面报告给他,不发展到极致,他们是不会轻易报告的,但是有些科技不需要发展到极致才是完美的。

比如说二十二纳米碳基芯片,要知道,二十二纳米硅基手机芯片都能够达到14ghz(原来时间线上2014苹果六搭载的20纳米a8芯片,不过在现在的时间线上,已经有这个性能了),如果更换为碳基,这个性能是能够达到28hz,要知道这是手机芯片,如果是同样的22纳米的电脑芯片呢?

我们来看22纳米的因特尔芯片,发现大多数芯片的性能都在20~30之间徘徊,至于睿频我们且不算。

也就是说如果更换了碳基芯片的话那么很可能达到40~60ghz的数值,这个数值已经秒杀了大部分芯片,除了特殊制作的芯片,哪个个人pc能达到这个数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