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8章 吐蕃人的心思,扶桑人来了

“我说诸位,这事情若是向诸位想的这样简单,这事情还好办了呢。

然而这事情且没有向诸位想的这样简单呀,还是我贤弟说的对。”

听到陛下这么说,众人再次心生疑惑。难不成这事情真的如同陛下所说的这么复杂?

“诸位,今日如同你们所言之所见,你们倒是认为他们这群吐蕃人没有什么坏心思。

甚至认为他们这群人为了与我大唐和亲,跪舔我大唐甚至不惜一战,就只希望能与我大唐和亲之后,行子侄礼?

若是诸位这事情这么一说,大家也只看到了表象罢了。

对于我们真的和亲了,与我大唐而言,那可真的要万劫不复。

我且问诸位,如今的我大唐与吐蕃相比,谁更强谁更弱?”

众人互相看了一眼,这句话都无需思考,这孰轻孰弱,一眼便知。

定然是我大唐强盛,他吐蕃实力微弱。

就如同此次的战争一样,虽说我大唐这边损伤惨重都没有把这吐蕃人给拿下。

但是我大唐这边却可以立刻征兵百万,继续前去战斗。

除此之外那北方的突厥,以及幽州的将士,以及前去征战其他部族的将士,都可以调拨过来与他吐蕃人继续开战。

而他所谓的高原反应,我大唐这边也已经有办法拿下,定然可以狠狠的拿捏住。

所以对于我大唐的将士而言,我大唐最终还是能够稳操胜券的。

“哈哈,诸位虽然这个吐蕃人更为野蛮,但是这群人却比突厥人要聪明,而且还聪明的太多。

我问诸位若是我大唐与吐蕃继续开战,我大唐能否获胜?

听到陛下这么一说,所有人连连点头。

这若是与吐蕃人继续开战,这接下来获胜的肯定是我大唐。

到了最后,只要我大唐能够把高原反应克服,这吐蕃小儿还不是随手的拿捏?

李二听闻再次点了点头。

“诸位其实这个事情,就像你们所看到的这样。

我大唐与吐蕃开战赢,肯定是能够轻松的拿捏。

诸位若是将来有一日,他们吐蕃人与我大唐对应,无论是在武器上还是各个方面都与我大唐一样,我问诸位,你们认为这接下来的战斗,我大唐在与吐蕃开战,谁能赢?”

这?这?

“陛下,我大唐依旧能获胜!”

“没错,到那个时候我大唐定然还能获胜。

但是诸位,我再问诸位最后一句,如果说我大唐后世子孙,这文臣武将不如在座的诸位呢?

到那个时候,这吐蕃人若是与我大唐的实力相仿,我在问诸位,你们认为到那个时候我大唐与吐蕃开战,这个胜算又有多少呢?”

这一次陛下说了这句话,可是直接把所有人问的呆住了。

众人可是从来没有考虑过这未来所发生的这些事。

他们所说的不就是现在发生的吗?

“诸位有道是君子报仇十年不晚,这国家若是想要强盛,经历了一代人,两代人的努力又能如何?

你们笑吐蕃人甘愿当孙子,与我大唐开个战就是为了当个孙子。

而他吐蕃人却在笑诸位,把这么多的东西全部赠给了他们。

若是我们把这么多好东西全部赠给了吐蕃,这20年内我敢断言他们不会兴兵来犯。

但是诸位这20年后呢,到那个时候这吐蕃人,把我大唐所有的先进文化全部学习了过去。

到那个时候他们就可以与我大唐一样,有了我大唐先进的武器。

我且问诸位,这20年后又当如何?

若是他吐蕃人再继续隐忍了下去,没有在20年内开战,我问诸位到那个时候我们又该如何?

这?

难道诸位想要看着将来若是有战事,这吐蕃人学习到了我大唐的先进知识,文化以及各式各样的东西之后前来征战。

也许到那个时候,我们所有人已经离去。

但是诸位,你们甘心让我大唐后世子孙,被吐蕃小儿所蹂躏所拿捏不成?

陛下的这句话传到群臣的耳朵里,阵阵入耳,字字珠玑。

让所有的大臣听到,只感觉脑海在嗡嗡作响。

是啊,他们考虑的都只不过是现在,而陛下考虑的是未来,谁不希望自己子孙家族越来越大?

如果说有朝一日自己的家族覆灭,是不是每到逢年过节,连个上坟的人都没了。

若是真的那样,那可真是让人感觉尤为不爽。

李二摇了摇头!

所以说诸位,哪怕是朕背上暴君的名字,背上各式各样的骂名又如何?

我们能够为我大唐的后世子孙打下这一片天地,让其后世不再有战乱之争,那该有多好?

把吐蕃人全部消灭,把周边所有的敌人全部拿捏,让我大唐永世之太平。

听到陛下所说的这句话,群臣把这句话在嘴里仔细的咀嚼了几句。

如今我大唐并不像是隋朝那班,整个大唐兵强马壮,实力强悍。

自己也不会穷兵黩武,所以说也不用担心,出现各式各样的情况。

在有限的条件下,需要把我们的利益最大化。

同时把所有的兵马全部集中在一起进行征战。

听到陛下这么一说啊,众人暗自点头!

“所以说诸位,你们认为这一次他们吐蕃人来我大唐,是真的为了和亲,为了装孙子的吗?

他们是为了和亲,只是为了谋求将来更大的利益。

如今这眼前的这些利益又能如何,就算我们此时再侮辱他骂他,甚至把这吐蕃人,在我的朝堂狠狠的扇他几耳光,他都会笑脸相迎。

那是因为他们这群人是谋求将来更大的利益,而不是今日这种毛头小利!”

听到陛下这么一说,众人是如梦惊醒。

若真如同陛下所说这样,这群吐蕃人可真是太鸡贼了,比任何一个部族都要鸡贼。

据说他吐蕃的首领非常的年轻,正直壮年,活他个四五十年绰绰有余。

我大唐这些先进的技术,若是让吐蕃人学习的话,都无需20年,只需要510年,一代人就能够培养出来。

再需要个510年就可以让它吐蕃技术与我大唐比肩,在吐蕃之地遍地开花。

再用个510年训练军队,剩下的10年便与我大唐开战。

到那个时候双方的军力真是实力都相差无几,届时这吐蕃与我大唐在西南边关所发生的战斗只会比现在的要强不会变弱。

想到这些群臣眉头紧皱,如今这吐蕃人都已经来到了我大唐,想要与我大唐求合。

但是却是如此的狼子野心,让众人感觉尤为不爽呀!

“陛下,既然我们已经知道了这吐蕃人的狼子野心,我们该如何是好?

总不能还按照之前的老路子下嫁公主吧?”

“哼,下嫁我大唐的公主,他们吐蕃人也配?”

众人无不对那群吐蕃人充满了鄙夷。

我大唐这边肯定不怂,想要与我大唐和亲,也不看看自己几斤几两。

“既然如此,那就明日上朝的时候让他们吐蕃人,从哪来的就滚回去吧,不要在这丢人现眼。

同时派遣大军前去西南边关进行驻守,若是这群吐蕃人有任何异动,直接对其展开猛烈的进攻,死死的守住。

让他们前来进攻吧,我大唐全然不怕。”

“是陛下,陛下圣明。”

就在李二这边刚把此事说完,长安城的护卫匆匆的赶了进来。

“启奏陛下,扶桑一行人已经抵达到了我长安城,在城外静静的等待,还请陛下定夺。”

“好了还是老样子,鸿胪寺那边前去自行处理即可。”

“是陛下。”

长安城外扶桑一行人静静的等着,抬头看着面前这硕大的长安城,所有人的心中无不充满了羡慕。

他们的国都城可没有人家长安城这边辉煌。

遥想当年还是之前的事情,他扶桑人曾经来到中原这边进行学习。

当时他们就知道这中原之地,地大物博,物产丰富。

是他们想要学习的楷模,是他们想要学习的师傅。

直到今日再次前来,又看到人家这城池,自己这颗心又泛滥好多。

不愧是大唐,不愧是中原让我扶桑,在学习个百年都无法超越。

是啊,是啊,说到这些,其他使臣也是连连点头。

再一看那左右两边的中原人,陆陆续续正在那进进出出。

看着都要比他们的扶桑人多的多,与大唐而言万万是不能开战。

无需用其他地盘的人,估计就长安城这些人口组成的将士,就能把我扶桑人全部拿捏。

不知道这一次这群人还真的没有见过,城外的百姓站在一旁看着这群扶桑人,对其指指点点。

他们这群人看样子这个头怎么这么小?长得跟个猴子似的,就如同没有进化出来那样。

不知道,不知道。

当那扶桑人看到这周围的百姓对齐笑哈哈的模样,又对其指指点点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