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页

这两处耕地原本都是密林,并不在官府的田册之中,最关键的是,这里是江油县和谷阳县的交界处,属于三不管地带,因此赵然并不准备把这块地向官府报备,这里的一应产出都可以留下来自用。

还有一半的灾民仍旧不愿迁居,不过他们暂时还无法回乡,需要在这里度过冬天,等到水患彻底退去、疫病消除之后才能回去春耕——当然,他们还得想办法弄到种子和粮食,否则回去后一样没有好日子可过。

赵然估计等到明年开春之后,这两千多灾民中的一半很有可能最终会选择留下来,所以一直在向他们供应救济口粮。当然,也不可能让他们白吃白喝,其中一些人需要继续干活,帮忙开荒,另一些人则要在匠师的带领下搭建作坊,将砍伐下来的树木去枝抛光,晾晒后作为生产家具的原料。

金久挑选了几十名君山百姓进入君度山,趁着农闲之时搭建泥窑,开始动工兴建陶瓷作坊。这些人将作为学徒,在匠师的指点下学习制陶烧瓷的技艺。

当然,匠师也被赵然好不容易忽悠到了君山定居,不仅许以重利,而且还答应给予陶瓷作坊的股份,否则这门技艺人家根本不可能传授。

这一阵子,五色大师算是倒了霉,被赵然拉着拼命干活。一会儿到林子中伐木,一会儿上山挖沟渠,一会儿打洞挖陶土,一会儿喙爪并用去翻地,忙得不亦乐乎。

赵然已经完全将五色大师当作鸟形自动多用途农机来使用,付出的仅仅是各种美食,与收获完全不成比例。

嘉靖十六年的冬天,赵神仙在君山地区再次收获大批信众。早先的百姓见到了沉甸甸的粮食,对他更加崇拜,江油县的灾民因他而活命,其中的大部分更看到了未来美好生活的希望,也加入到信众的行列之中。

这一年冬天,赵然收获了大把功德,头一次出现了炼化速度赶不上功德增长的情况。他没日没夜的修炼,法力每天都在暴涨。

嘉靖十七年的正旦,数千百姓来到君山庙,在玉皇殿中敬香,向赵神仙致谢,祈求来年的风调雨顺。赵然亲自主持了盛大的斋醮仪典,为君山祈福,为百姓祈福。

斋醮结束时,他的声望达到了顶点,百姓们纷纷拜倒在他的脚下,向心中挚爱的赵神仙表达自己的崇慕之情。

功德力在飞速的填满气海,转化而来的法力以可以明显感知的速度在往上升,赵然以前能够一口气连抛十多张焰火符,此刻的数量则长到了四十多张,相当于法力上限提高了四倍!

等到元宵节过去的时候,赵然发现自己法力上限的提升开始明显趋于减缓,简而言之,体内气海已经充盈到了无可复加的地步。可是功德力仍旧在飞快地累积,这些累积起来的功德力因为无法炼化为法力,以一种很玄妙的方式储存在气海之中。

气海内的空间和容纳能力是有限的,如今功德力和法力都将气海填满了,可是二者之间却并不排斥,或者说没有交会,就好像两个气海占用了一处地方,或者说一个气海具有两个空间,二者重合却并不排斥。

赵然依旧每天进项大笔功德力,可他痛苦的发现,自己炼化法力的速度一直在下降,感受着逐渐增多的功德力却无法下手,赵然很是郁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