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6页

短短三天时间,金久等人便征得两千多人,使整个工程的民夫总数突破四千大观——君山地区一半人都来了。

时近傍晚,曲凤和坐在庙前的条案上,左手扒拉着算盘,右手回收着村民们递来的竹筹,他的桌前排着长长的人龙。金记商铺的金掌柜站在他的身后,不时纠正一下他拨动算珠的指法。

噼里啪啦一阵算珠滚动声后,曲凤和惫懒的声音响起:“牛大婶,你家一根长筹、两根短筹,十六文钱,收好了,离柜概不认账。”旁边金记商铺的一名小厮点了十六文钱塞到桌前牛大婶的手中,这女人疲倦的眼神中透着一丝喜悦,小心翼翼捧着钱走了。

“张大爷,你家三根长筹、九根短筹……嗯?怎么那么多,我记得你家只出了三个人……哦,攒了三天一起领,那行,一共五十七文!”

“……哎?刘大壮,你欺负我年岁小,糊弄我呢?这两根短筹上是什么鬼画符?麻烦你下次自己画的时候也要画得像一些好不好?教你个乖,这是艮火符,中间这两笔是向左弯过来的……行了,今日算饶你一回,下次再来,直接罚没你三天的工钱!明白了?”

工程进度很快,七天时间,道路便修出去了十里地,预计再有一个月,就将进入青口镇方向。但赵然在这七天时间里,也只谈妥了一家,砸了二百两银子,干脆把人家那座荒山直接买了过来,才算解决问题。

至于其他四户,人家虽说面上笑脸相迎、客客气气,但一提到开路的事,就是死活不答应。

孔县令虽然也下了公文,但只是劝导性质的训诫文,不具备强制性——他既没这个权力,也没这个实力。

所以这两天赵然很犯愁。正提笔在纸上涂涂画画,看看能不能改道之际,钟三郎一路小跑进来,气喘吁吁道:“庙祝!仙师!门外有个道士要见庙祝……”

赵然心中不悦,斥道:“早跟你说过了,咱们道门中人,凡事淡泊自然,不可心浮气躁,瞅瞅你这着急忙慌的模样,哪有半分道家风骨?把气息理顺了再说!以后记住了,走路之时尽量不要说话,伤元气……行了,说吧,谁要见我?”

“哎……那道士说是什么道门行走,还说是庙祝的师兄……”

“哎哟!怎么不早说!”赵然扔下笔,急急忙忙就往外跑,边跑边喊:“师兄!可想死我了!”

第二十九章 道门行走骆致清

两年未见,骆致清依旧是那幅朴实憨厚的模样,若非身披道袍,恐怕与君山地区这些农户家子弟没有任何分别。

他的出现,尤其在自报赵然修行师兄这一名号之后,当即引起无数人侧目,让他愈发的感到不自在。站在庙前的台阶下,双腿如钉子般一动不动,眼不观六路、耳不听八方,只是直勾勾看着自己脚下那三分地,似乎想要把自己藏进地缝里去。

见到赵然亲热的把臂将这位道士拽进君山庙中,外面排队领取工钱的人群才轰然一声,开始了各种议论纷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