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5页

议论了一阵,三人渐渐收囗,都望向李云河,毕竟他才是整个川省的主事之人。

李云河沉吟良久,开口道:“成例成例,为何我们一直纠缠于此?做任何事情都要去故纸堆中翻检一遍,看看是否符合成例?找不到的,哪怕再好的治策,我们也弃之如敝履?要是都这么做,那六百多年前,先辈高师们如何开创的庐山坐论,他们的成例又是哪里来的呢?”

停顿片刻,待几人思考了一会儿,李云河继续道:“如果事事依照成例,就不可能有当年的庐山坐论,没有庐山坐论又哪里来今日上下有序、职司分明的道门体制?哪里来六百多年国泰民安的大明天下?我意,红原特区一事可行,如果诸位没有意见,便以玄元观、提调署、总督府名义汇同行文,上报总观和内阁,诸位以为如何?”

在座几人中,李云河地位最尊,他发了话,当然要以他的意见为主,当下,几人分别拟文。

岳腾中以提调署名义,起草向庄署正发送的公文,拟递交简寂观下观。

赵云楼拟文,将发回玄元观,待玄元观都厨和都讲会签后,由李云河用印,也将同报简寂观。

周峼则以川西总督的身份,拟行文京城内阁,同时抄报川省布政使司。

几份文书很快草拟完毕,几位川省大佬很快签名用印,然后以飞符发了出去。剩下的,就是等消息了。

到目前为止,一共上报了两个建议,其一是松藩卫设立道宫,级别比照玄元观三都;其二是在红原设立特区,该道院同时代行县衙职责。

之前总观和内阁令玄元观与提调署、总督府一起商讨解决办法,其实已经等于将处置权交给了这三大衙门,尤其是玄元观来定夺——因为公文中已经明示:红原地区并入松藩卫,归玄元观辖制。

所以这两个方案几乎可以确定为松藩卫和红原地区的最终解决方案。

方案出台后,四人都感轻松了不少,大议事至今已有七日,解决了主要的难题,算得上成果丰硕。

只等总观和内阁答复下来,就可以动手操作了。而内阁方面,涉及到道门的事务,基本都会跟随总观的意见,所以最终还是要等总观的答复。

会期还剩三天,那么接下来做什么呢?

按照原定的议事安排,李云河打算让这帮川省道门十方丛林中的头头脑脑们坐在一起再次分组讨论,谈谈各自在布道中的得失,互相提供一点有用的经验或者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