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0页

对景致摩的选择,赵云楼也算理解。因道:“继续。”

于是,景致摩又点了几个人名,有些是他现在潼川府紫阳宫的下属,有些是他当年在龙安府西真武宫的同僚,其中甚至还有夔州出身的道士,令赵云楼稍觉放心。

有这么十来个人帮衬,一个新道宫的架子便搭起来了。

赵云楼暗想,难怪张云兆当年大力培养此人,此人真是称得上一个“稳”字。

说完了道宫内部搭架子的人选,赵云楼让他接着说四座道院的监院人选。相比于道宫的三都和八大执事,这四个监院人选分量更重一些。

景致摩因此也慎重起来,每说一个人,就要思索片刻。

赵云楼就静静的听着,中间不时发问,也仅仅是问为什么,而不做倾向性陈述。

听到最后一个名字的时候,赵云楼问:“为何是赵致星?”

景致摩道:“赵门头为人可亲,与人相处极善,之所以把他安排在永镇,是因为叠溪千户所部民较多,我相信他可以很好的处理各部之间的关系。”

赵云楼追问:“既如此,为何不放在红原特区?按照你的说法,与红原三部打交道的事情,不是他更擅长吗?”

景致摩道:“那里不同,我认为更需要的是强硬手腕。既然总观已经定了‘特区’的布道方略,我也不好擅自变更,但我认为这已经稍显软弱了,所以应当选择一个敢于开创、心志坚定者去红原,我认为安悦太乙院的曾致礼就很合适。他一手扑灭过苗部之乱,所以我想让他去红原当方丈,至于红原的监院,是不是由总督府委任?会是谁?”

“总督府还没有做出决定……还有吗?”

“还有几个人,我觉得也适合去松藩。”

“说说?”

“黎州水合庙的庙祝兰致合、君山庙祝赵致然……”

赵云楼愣了愣:“赵致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