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8页

下一段的水路依然险峻,黎州的船夫不太熟悉,赵然便将他打发回去,在码头边花了五两银子,换船继续前行。过酆都,入万县,进夔州,穿巫山,赵然着实饱览了一番壮丽雄奇的大江美景。

过了巴山,便进入了湖广地界。湖广是大明的核心地带,人烟比四川要稠密很多,船行至夷陵后,江面陡然开阔起来,只见百舸争流,千帆映日,好一派繁华景象。

当晚,赵然在江陵下了船,前往江陵府至德宫投宿。赵然递上道牒,客堂的门头一看是四川某县道院的方丈,便忙客客气气亲自出面,将赵然迎了进去,给赵然安排了一间带花厅的上房。

门头还想给赵然安排晚饭,却被赵然婉拒:“不知师兄怎么称呼?”

门头笑道:“哪里敢当师兄,我是蒋致中。”府宫的客堂门头,职级上比赵然要低一等,所以这门头在赵然这位一县方丈面前,也不好拿大。

赵然便道:“蒋门头,我初来乍到江陵,说实话,也是头一回出川,对此间不熟。想要在城中走动走动,尝一尝此间美食,不知蒋门头有没有空闲,我来做东。”

蒋门头道:“实在抱歉得很,这两日我须当值,若是赵方丈多留几天,后日,我在望江楼订个桌子,请赵方丈品尝我江陵特色。”

赵然道:“那也行,我便在江陵多转转,和蒋门头一起吃顿酒再走。”

蒋门头指点了城中几处夜肆的所在,赵然便出了道宫大门,信步而去。

江陵夜肆位于东门内,十多家大大小小的铺子,各自挑战灯笼,将一条不长的街道照得灯火通明。

赵然随意寻了个人多的店面,临街而坐,将本地锅盔、米丸子、豆皮、元豆泡等等小吃点了一遍,慢慢品尝着。

吃着吃着,就听旁边一桌的几个书生争论起来,声响越来越大,赵然一听,争吵的却是今年秋天将要举办的湖广乡试。

赵然转头看去,却是一个青年生员正在慷慨激昂:“若是科举不考道经,国家将何以立国?立国之本何在?如今各地学堂崇立儒学,将道学弃之敝履,此为邪道,非是正途!我拟上书提学道,痛陈科举之弊,请李按察正本清源!”

有儒生反驳道:“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格物、致和、正心、诚意,方可齐家!唯贵贱、尊卑、长幼、亲疏各有其礼,方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妇妇。国家治乱,决于秩序井然,秩序井然,决于三纲五常。这哪里是邪途?分明是最好的治世之道!”

青年生员道:“我非是说儒经不好,而是说不可偏废!我大明六百年天下,至今生而不息,何故?上行道,中行法,下行儒也。上恭俭朴,省苛事,薄赋敛,毋夺民时,公正无私,贵柔守雌,以无为而至有为。治政则当为法,是非有,以法断之,虚静谨听,以法为符。修身可从儒,以齐家,而后治国、平天下。故曰:道因阴阳之大顺,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与时迁移,应物变化,立俗施事,无所不宜。旨约而易操,事少而功多。而专偏儒,此舍本逐末也!”

旁边一名儒生道:“好一个上中下,可当今之世,上不行儒,下何以行?天子贵而不尊,上不行而下如何效?你何曾见过以玄之又玄治世的?当然是仁义礼智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