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9页

和这三位师兄相比,曲凤和才是值得培养的事务性人才,只可惜这位三代首徒太年轻,修为实在太低,只能慢慢来了。

从青城山下来,江腾鹤叮嘱魏致真带门人回山,自己则和赵然直取正东而去。师徒二人都是修士,一个是炼师境,一个是黄冠境,翻山越岭、登萍渡水自是不在话下,几乎走了条直线,穿过潼川府、顺庆府,进入夔州,三天后便抵达万县。

此事正逢盛夏,一路上大雨滂沱,着实辛苦得很。好在到了万县之后,水道就开阔平稳了,于是赵然掏钱买了一艘小船,也不雇船夫,和老师两个人上了船,在大雨中顺水而行。

师徒二人轮番划船,用“臂力惊人”来形容已经明显不够,因此船行甚速。后来赵然又不惜工本的经常打出一张一张风符,船速更是迅捷,一日而至归州,两日而至武昌,第三天傍晚时,便抵达九江。

江腾鹤要放舟直下应天,赵然便和老师告别,在九江下船。看看天色已晚,赵然便前往九江府道宫投住。

挂了度牒,道明来意,九江府道宫云水堂的火工居士便将他引了进去,安排了个房间休息。这火工居士不识赵然本尊,也没有听说过这个名号,按照规矩安排了个中房单间,只有一张床和一张圆桌、两个凳子。

赵然是从无极院大通铺一路睡上来的,对住宿条件没那么讲究,因此也不以为意。安顿下来后,便问那火工居士:“不知许方主和林高功在不在?”

火工居士道:“赵方丈且请安歇,小的去寻一下,若是在的话,便禀告他二位。”

赵然道:“那就劳烦了,我只在这里歇一晚,明日就要上庐山,最好能今晚见一见他二位。”说着,摸出个一两的小银锭塞了过去。

那火工居士也不推拒,接了银子出去,他本打算明日再去禀告许方主和林高功,但犹豫了片刻,还是看在银子的面上去了方堂。

把消息传进去之后,他又掉头去了经堂,正巧在门口遇到林高功。

“见过林高功。”

“恩。”

“林高功,今日我云水堂来了个挂单的外地方丈,说是认识高功……”

“哪儿的?姓什么?”

“是四川龙安府谷阳县的,姓赵。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