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2页

赵然点头:“老宁,你看这样行不行,我这边迁来流民后,咱们约定两条。其一,沿着河岸,每隔一里地,我给你建一个三丈高的哨楼,由屯田农户进驻哨楼,至少能帮你省了每日巡河的奔波之苦。”

宁德寿当即喜道:“这是我一直想做的,奈何军资匮乏,要间数十个哨楼,实在无力承担。这一片都没有大树,为建军营,都已经将左近的树木伐光了……”

赵然道:“无妨,我大君山中有的是树,运送木材的事情,我来想办法。”

“其二呢?”

“其二,让出来的耕地,第一年免田赋,第二年收一斗半,第三年后,每年收三斗。无论收获多少,白马院每亩地每年供应守御所一斗军粮。这些军粮,在我白马院不入账,算作减赋额,由你老宁自行分配!什么时候守御所裁撤了,什么时候才算结束,你老宁若是在守御所在此屯驻十年,咱们就分上十年,绝不给你打马虎眼!”

宁德寿眼皮一跳:“当真?”

“还能有假?”

“奈何军令……方丈也知道,很多事情,我是担不起的,还要上面点头……”

这事要走正常流程,不知要耽搁多少时候,甚至可能在上报的过程中,就被层层手续给搁置了——敢于担责的人毕竟不多,于是赵然道:“名义上算是你军中征募的农户!你军中若有将士家眷愿来的,同样授田,有在本地成家的,一并如此!一边耕田一边替你警戒河道,此为耕战一体,名曰农耕兵团。”

宁德寿深吸一口气,在河道上来回走动,反复张望,终于下定了决心。

“赵方丈,若是白马院能做到你答允的这两个条件,我可以同意,禁河三里,让出二里地给白马院。”

“那就这么说定了!”

得了六千亩耕地,赵然非常高兴,有这些耕地周转,他的流民迁徙大业算是可以正式启动了。

谈笑着,赵然问起自己从兴庆府买回来的汉民:“我这一走两个多月,他们在军营中怎么安置的?走,去看看?”

宁德寿将赵然带到安置这些汉民的地方,此处距军营约莫一里多地,单独立了十多个帐篷,用土堆搭了矮矮一圈围墙,围墙刚刚及腰,正好防止了羊群和牛群逃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