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4页

“正在烂柯山中商议我家今年道宫和道院方丈的人选,怎敢劳陈天师移步,我去元福宫拜见就是。”

“那就来栖霞山相见。”

水乡侯向左右道:“你们接着商议,我要赶去栖霞山,不拘谁去,总要速速定下来人选,也不用告知我,立刻飞报灵墟阁就是了。”

水云珊起身:“父亲,我陪你一起去。”

水乡侯想了想,道:“也好。”

父女二人乘上飞行法器,向着京城而去。

自张元吉登上下观方丈之位后,总观与馆阁之间的关系骤然密切了许多,但凡有所诏令,各家都立刻遵照执行,不敢有所折扣,不仅游龙馆忙着商议上报方丈人选,天下各家都在如此,上三宫则更是如此。

与大部分馆阁派不出自发情愿的修士相比,上三宫这边却极为踊跃,或许是因为对大道本就没什么指望,所以上三宫的修士们对名利的追逐就热切了许多,以至于今年的十六个方丈位置,报名者与授职的比例竟然达到了将近四比一,令执掌朝天宫的朱先见很是欣慰,但欣慰之余也略略有些担忧,在人选上更加慎重了一些。

这一商议就商议到了夜晚,终于筛选出一个二十人的初步名单。

朱先见吩咐暂时休息一下,将殿门打开,让大家透透气。所谓透透气,不过是个说法,就是给大家多一点时间冷静,重新想一想,以备最终产生一个任职名单。

朝天宫这边是德王朱载墱、大供奉龚可佩、蓝田玉,此外还有个朱隆禧,灵济宫是宫院使蓝道行、大供奉胡大顺,显灵宫则是宫院使段朝用、大供奉盛端明。上述人等,除了朱隆禧外,俱为炼师境以上修士,可谓上三宫中流砥柱。

朱先见走出殿外,向朱隆禧招了招手,朱隆禧跟了出来,二人便在外间溜达。一边信步而行,朱先见一边问:“还要裁汰四人,灵济宫那两个,春风和观云,怕是上不了台面。”

朱隆禧道:“千岁若是觉得当真为难,实在不行就拿下来,当日也并不曾说死。”

朱先见点了点头:“你好好安抚一下,如今正是用人之际,不可太过寒了他们的心。这样吧,今年的方丈就算了,你可以答应他们,从灵济宫调来朝天宫……”顿了顿,补充道:“但要脱了道袍……”

朱隆禧笑了:“这个容易,这两个人我估摸着,怕是连道德真经都没读全,心里没有什么信奉的,于他们而言,不过是层皮而已。再者,这两个人整日四处浪荡,或许当日一时冲动也未可知。等他们找来了再说不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