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页

“哦,你父亲也想要办纱厂?”赵东云略微沉思后道:“他可有具体的路子和想法了?”

“父亲他说过了,一切章程皆仿效福元纱厂!”赵东平如此回道。

赵东云的家族虽然不是什么大富大贵之家,但家中也算是薄有资财,原先家中主要是经营田庄、贩卖洋布为主。

不过去年开始赵东云来到这个时代后,虽然他的关注重点一直放在军政仕途上面,但是也略微插手了下家族产业,当然这个家族产业并不是说整个赵家,而是指赵东云所在的二房,至于长房、三房和四房虽然都挂着赵家的名头,但实际上早已经分家。

而由于赵父早年身亡,赵东云就成了二房的当家人,所以去年开始就把田庄、洋布商行陆续出手,然后汇集钱财收购了一个小型的纺纱厂改名为福元纱厂,并在短时间内购置设备扩大产量,让这间小纺纱厂迅速扩大,短短一年时间不到,就已经成为了二房的主要产业,而且盈利颇丰。

这种情况下,三房他们也想要跟进办纺纱厂也就是可以理解的了,只是办纱厂这种事情对于他们来说又没有做过,也是怕贸然进入后有所亏损,所以这才来问问赵东云的意思。

说是问呢,其实也就是想让赵东云帮他们!

赵东云觉得三房也能够看清局势,放弃一亩三分地的收益投入工商业是值得鼓励的,自从去年袁世凯主政北洋后,在袁世凯、张之洞等人的支持下,清廷已经是正式展开改革,改革不仅仅包括编练新军,还积极推行民办工商、兴办新式学堂,办铁路等一系列的新政改革。

在这样的风潮下,国内尤其是东部沿海地区的民族资本迅速扩张,投资纺织业、化工、钢铁、煤炭的都有,赵家也只是其中的一份子而已。

赵东云想了想后道:“如果你父亲真的想要办,就让他先做好资金上的准备,另外也要派人去福元那边学一学管理,我会和福元那边打招呼的!”

赵东平闻言一喜道:“谢谢三哥,我等会就给父亲发报,让他派人北上!”

赵东云名下的福元纱厂并不是在徐州老家,而是设立在天津,三房那边要学管理的话,自然得派人北上。

下午,赵东云又是去进了保定城一趟求见袁世凯,虽然表面理由是向袁世凯汇报新建机枪营的进度等问题,但实际上赵东云就是来刷存在感的。

现在他好不容易让袁世凯记住并重用了自己,趁着袁世凯对他的好感度还在,赵东云自然是得抓住机会加深袁世凯对自己的印象,所以有事没事就到总督府转一圈见见袁世凯,就算见不到袁世凯的时候也会去找其他的几个北洋大佬,比如段祺瑞、王士珍之类的。

去总督府刷了一趟存在感后赵东云才又回到军营,继续埋首在编练机枪队的大业当中来,随着时间一天一天的过去,他的新建机枪营也是逐步成型,林永权等人从直隶各地招收了四百多兵员,加上原来的一百多人后,就凑成了一个满编的新建机枪营。

军械方面也是陆续通过走私购买了二十挺马克沁重机枪,加上原来的四挺马克沁,就筹足了二十四挺新式马克沁机枪,此外还有四挺用来训练的老旧马克沁机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