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页

而这两个厂局可以说代表了当即中国的最高军工水平啊,就连他们也是花了多年时间才做到如今这个地步,他赵东云现在竟然说只需要两年就弄出来一个产量不逊于湖北枪炮厂的步枪兵工厂,这如何不让袁世凯惊讶。

“此话当真?”袁世凯现在连刚才的那三十六万两银子都是不再重视,他更重视赵东云所说的两年时间。

如果真的是两年时间就可以做到量产,那么对于他北洋扩军而言的好处是极大的,可以说是具有战略意义的,因为现在北洋扩军步伐速度太快,对新式步枪的需求量非常大,一直依赖进口也不是个事,而南方的两个厂局袁世凯打心眼里认为他们不可靠,如果自己地盘里有一个可以大量生产步枪的兵工厂,那么对于北洋扩军而言是具有战略意义的。

不过他还是不太相信赵东云的话,所以他得确定赵东云所言是真实而有效的。

实际上,赵东云对袁世凯的反应也是感到有些惊讶的,两年时间难道还不够?要知道大小设备包括螺丝钉人家德国人都给你运来了,运来了还帮着调试、试生产,训练工人,几乎是手把手教着你搞。

而且说实话生产个老式步枪而已,又不是造火炮生产飞机之类的,能有多难啊!赵东云想着也就建造厂房花点时间而已,其他的不足为虑。

其实到目前为止,这个兵工厂在赵东云眼中,其实就是一个大点的手工作坊而已。

然而不管是袁世凯还是赵东云,其实他们都想的略有偏差,首先这两年时间并不是赵东云自己说的,也不是国内任何一个华人实业家说的,这个时间表是礼和洋行的洋人工程师说的,而那些洋人工程师之所以说只要两年,那是建立在纯商业化运营、运用德国大企业的行政管理体系、聘用德国工程师的前提下。

说白了就是,这是那些德国按照自己建厂的进度来制定时间表的,所以两年不算长。

然而袁世凯脑海中的时间表,那是建立在国内办厂的前提下,国内这些兵工厂实际上就是一个官府衙门,办起事情来自然免不了有着官府衙门的各种弊端,这建起来就不错了,就别奢想他们的进度有多快了。

说服袁世凯的工作比赵东云想象的要顺利的多,在赵东云原先的想法当中,兵工厂这种东西私人要办的话难度会非常大,但是他却是没有想到袁世凯对所谓官办还是商办根本就不在乎。

袁世凯问了诸多事情后,又是问了一句:“你这厂子准备建在那里?”

赵东云说:“由于诸事未决,不过如果能够成行的话,应当是直隶寻一个交通便利、煤铁方便之地!”

袁世凯听到直隶二字后露出赞许的神色,只要建在直隶地头上,他管你是私人办的还是官办的,到时候产出来的枪支弹药还不都是给北洋军用啊,至于合不合乎法理之类的,袁世凯他就没当回事。

作为一个清末新政的主持者,他是有着雄心壮志,更有着果断狠辣的手段,如果不是行非常事,他手里的北洋新军怎么能够建立的起来啊!

所以他先不管那么多了,直接道:“兵工厂如果能够办的起来,那自然是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