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页

“林家的这位出身书香门第,连续四五代都有人在朝为官,而据说长的也是花容月貌,女红也是一顶一的好!”赵晨亮此时扮演了媒婆的角色,在赵东云面前一个接着一介绍他找来的那些联姻对象。

“如果这个觉得不好,还有陈家二房的嫡女,他们家也是徐州人,虽然他们二房没出官员,但是该女的大伯是个京官,而且还是个清贵翰林。”

见赵晨亮还想继续说,赵东云连忙打断他:“三叔你也不用忙乎了,婚事我是自有主张的!”

赵晨亮却道:“你这不是没主张嘛,要不然二嫂也不用让我来做这个事了,二哥他去的早,你的婚事我自然得看起来!”

赵东云却是摇头,他很想说一句:我的世界你不懂!

但考虑到对方是自己的长辈,还是忍住了没说,只说:“三叔放心,我会给母亲一个交代的!”

赵晨亮只是个普通乡绅而已,虽然也算是有些见识,但是他并不会知道赵东云的婚事重点是什么,那就是政治二字。

如果说要进行一场政治联姻,那么赵东云可供选择的人不多,而且必须是在北洋体系内,因为出了北洋这个体系外,哪怕他是把当朝九卿高官进行联姻,那么带给他的帮助也是极其有限的。

因为北洋这个圈子很小,而且还很封闭,赵东云想要在北洋体系里发展,能够依靠的其实只有袁世凯而已,体系外的人对赵东云的前途起不到什么帮助的作用。

另外王英楷、段祺瑞等人,他赵东云的前途虽然有一定影响力,但是也起不到什么决定性的影响,有也可,无也可,至于北洋体系的其他人就更不值得赵东云用一辈子的婚姻去投靠了。

其实赵东云其实也可以厚着脸皮娶袁世凯的女儿,不过赵东云却是见过袁世凯的几个女儿,说实话长的真不符合赵东云的审美观,如果说娶了袁世凯的女儿就可以让自己平步青云那么赵东云也就认了,偏偏他娶袁世凯的女儿作用不大啊,历史上也没听说过那个娶了袁世凯女儿的人有什么大成就的。

由此可见,女婿在袁世凯心中不值钱,如果女婿之前的话袁世凯的那些女儿那里还轮得到他啊,早就被一群北洋官员抢光了。

如此的话赵东云也就没有必要不要脸的去求袁世凯的女儿了。

如此考虑一圈下来,那么就会发现婚事固然成为了赵东云仕途上的障碍,但是联姻也不太可能给他带来太大的帮助,而些许帮助是不值得让赵东云用一辈子的婚姻去换取的,并且联姻自然不可避免的要承担亲家的一些责任,比如说他要是娶了冯国璋的侄女女儿什么的,那么以后好多年都得面临王英楷、王士珍等人的打压了。

那样得不偿失!

想通了这些,赵东云看了楼上缓步而下的方若莲,然后脑海里瞬间闪过一个想法,怎么自己从来就没有考虑过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