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页

陈光远虽然和赵东云算是死对头,但那不管怎么说也算是第三协的内部矛盾,而且还是被段祺瑞、王英楷等人挑动起来的外部矛盾,而现在的枪支换装问题却是关乎第三协成军的整体利益,他关心也就不足为奇了。

陈光远道:“据我所知,这福元厂乃是统领您家的厂子吧,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量产啊?”

赵东云对陈光远并没有个人上的厌恶,而派系之争也不是天天挂在脸上的,当即也和气道:“福元厂那边现在还只是小规模的试生产,要真正的量产恐怕还得明年,不过就算是试生产,从这个月开始也能出枪三四百支了,而且是一个月比一个月多,按照我们第三协所需的量来看,顶多也就半年!”

赵东云的话让一群下属们脸上都露出了笑容!

而他不知道的是,自从得知福元机器厂开始小规模试生产后,袁世凯就已经是把扩军的步伐再一次加快!

第060章 马队右标

从1901年冬天到1903年初为止,袁世凯的扩军以北洋常备军为主,通过各种手段扩编了北洋常备军左镇的两个步兵协以及相应的炮兵、工程兵、辎重兵以及北洋常备军右镇第三协。

其中值得注意的是,北洋常备军目前还没有进行骑兵的整编,不管是左镇还是右镇,暂时都没有编练大规模的骑兵部队。

这里头主要是因为骑兵相对于步兵来说更难编练,步兵可以在短短几个月内从零开始建立,然而骑兵就不行了,从头建立骑兵部队的难度极大,所以导致北洋新军内的骑兵编练一直非常缓慢。

此外直隶省内还有不少旧军马队,相对来说旧军里的步兵、炮兵虽然不咋滴,但是骑兵多少还能看得过去,所以也就暂缓了骑兵部队的编练。

当然最主要的是:袁世凯没钱!

然而1903年初,当袁世凯手里头也是略微宽松了些,一方面原本定于向西方列强进口军火的很多被省了下来。

福元机器厂那边虽然只是小规模生产,很多原材料也是得进口,但到底是属于商办企业,那些管理人员天天都盯着成本、利润这些字眼,在还没有完全建成的时候就是开始试生产88式步枪、子弹、炮弹、手榴弹等产品供应北洋军需了,这些产品价格虽然不算低,但也不算高。

比如炮弹、子弹这些比起进口的话要便宜的多。

除了军购节省了一笔费用后,也和袁世凯从南方省份抠出来了好几批钱有关。

袁世凯怎么想办法赚钱、省钱先不提,重点是1903年初他手里头又有了几百万两的闲钱,而对于一个热衷于扩军的军费来说,有钱不扩军简直是天理难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