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页

今年夏天为了解决第二镇所需的火炮,袁世凯向德国克虏伯厂订购了数十门火炮,其中主要是1903型75毫米野战炮,剩下的是75毫米短身管过山炮。不过这些新式火炮可都是准备给第二镇用的,没赵东云第三混成协的份,他只能继续用日造的三十一年式七十五毫米野战炮。

这三十一年式野战炮由于是架退炮,性能自然无法和新式的管退炮相提并论,最大射速不过一分钟三发而已,然而赵东云发现手下的炮兵竟然连标准射速都没能打出来,不免有些不爽了。

看见赵东云的脸色有些不爽,刘廷贵也是心中暗道不好,但是也是颇感无奈,他手下的这个炮营虽然从开始组建到现在也有小半年时间了,但是前期一直都是处于人员招募中,一直到五月下旬才把新兵给招齐。

那个时候,由于向日本订购的火炮还没有抵达,所以他们只能用几门老旧的国产架退炮进行前期训练,一直到来锦州前夕,他们才从第一镇接过了十六门火炮,然后又是一路上奔赴锦州,等到了锦州安顿下来后,他的炮兵营才算是开始进行适应性训练。

训练时间这么短,而他刘廷贵也不是那种带有猪脚光环的人,可没本事随便吼几句就让手下的士兵们从新兵一下子变成精锐炮兵了,这能够让炮兵们顺利进行操练就已经不容易了,至于射速就别指望能有多快了。

赵东云身为当家人,自然也是知道自家部队详细情况的,虽然心中知道此事刘廷贵已经经历了,但是他依旧感到不满。

当然了,他的这种不满也不会公然说出来,他只是皱了皱眉头就是继续看今天的这场演练。

随着炮兵们陆续开炮,进行了一场不能称之为“急速射”的炮火覆盖后,步兵们也是开始行动了,身穿青灰色的步兵们在各级军官的指挥下,开始从挖掘的战壕里跃出发起冲锋。

今天的演练主体是步炮协同,这后方的炮兵们自然还在继续炮击,不过炮击的范围已经开始向后延伸,以阻挡敌军的后方增援,同时避免给己方进攻的步兵们带来误伤,眼开着炮击的范围开始延伸,而且延伸进行的缓慢有序,让观看演练的赵东云以及一大群军官们齐齐点头。

虽然手下炮兵的速射不堪入目,但是仅仅凭借这一手配合步兵的延伸渐进炮击,就足以证明刘廷贵的这个炮兵营的骨干军官素质是过硬的,欠缺的只是训练士兵的时间而已。

再看步兵那边,随着各级军官们吹响铜哨,挥舞着指挥刀,士兵们端着已经插上刺刀的步枪开始爬出战壕,在模拟出来的硝烟中散开队形,猫着腰开始向前发起冲锋。

同时部署在战线的数挺重机枪也已经开火进行火力压制,虽然打出的都是训练的空包弹,但是重机枪特有的嗒嗒声依旧能够让人感受到重机枪的密集火力。

在火炮掩护、机枪火力压制下,两个排近百名步兵们开始对预定的敌军阵地发起冲锋,在赵东云的望远镜中,这两个排的步兵从战线的两侧迂回进攻时,队形散的非常开,和当今流行的步兵战术是差距非常大的。

当进攻方发起进攻的时候,扮演防守方的另外一个步兵队也是开始行动,配属的两挺重机枪同样部署在战线两侧,而且还是前凸的机枪堡垒,等对面的步兵发起冲锋后,两挺机枪也是开始进行射击。

当然了,因为这只是演练,自然不可能出现一开火就倒下一大片士兵的情况,所以进攻方的士兵们只是趴下身体,然后采用跳跃、爬行利用部分掩体继续前进,而部分士兵则是趴着用步枪进行压制射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