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页

纵然孟恩远的骑兵还存在着指挥层次过多不利已指挥的情况,但是孟恩远的骑兵部队还是按照传统方式来配置了。

把两个骑兵营派出去后,孟恩远就是在后头亲自率领步兵跟随。

由于这一次的作战并没有什么固定的敌人,基本上是以扫荡模式为主,所以孟恩远的部队前进的宽度非常大,将近两千人的部队组成了宽大三十余公里的横扫通道,如果加上骑兵的外围延伸侦查范围,那么孟恩远率领的剿匪部队的控制宽度几乎达到了五十公里以上。

这种战场宽度对于正规作战来说是不可能的,但是孟恩远进行的也不是常规作战,而是非正规的剿匪作战,所以要求做到的是面广,以求形成一张巨网搜索敌人,一旦遇到敌军就迅速集中兵力歼灭,而灭掉后继续前进。

孟恩远的这种撒网式战术随便碰上一股强悍的敌军,不用多,就算敌人随便来个三五百人的精锐骑兵,那么就能够把孟恩远的部队各个击破,但他面对的不是敌国精锐骑兵啊,而是土匪,那些土匪们就算是实力大一些,拥有数百人规模的土匪也基本干不过孟恩远手下随便一个步兵队。

要是在野战随便四五十人的一个排就能够击败数百名土匪。

正规军和土匪的差距不在于个人有多么勇武,甚至火力都是不重要的,真正的差距在于纪律,作为一支典型的近代化军队,北洋新军所能够依靠的无非就是纪律而已!

也许那些悍匪们血性非凡,能够勇敢地挥舞着骑枪马刀冲击新军阵地,但是等待他们的下场必然是被乱枪打死。

当孟恩远率领的剿匪部队北上后不久,就是开始传来捷报,陆续打击并歼灭了数股小规模的土匪,打死打伤土匪百余人,缴获新枪十余杆,杂式老枪百余杆,另外马匹六十余匹,己部仅伤五人。以上这些战果只是公开战报上的战果而已,是要存档留存的,并通过电报送往保定让袁世凯过目的。

后世人如果研究这一场剿匪战事,那么只会从各种官方资料上看到打死打伤土匪多少,缴获枪支马匹多少,俘虏多少悍匪,绝对不会找到任何有关第三混成协缴获了多少财货的官方资料。

因为在正式战报之外,任何有关匪资缴获的事情都一律归属军械科科长赵东平所领导的“剿匪北进支队后勤部”掌管,就连剿匪支队的军事指挥官孟恩远都无权管辖,该小组以赵东平为首,另外抽调了军械科、军需科、教育科等多人组成,除了这些主管人员外。

而和普通的后勤机构不同的是,这个剿匪北进支队后勤部除了拥有掌管文事的主官外,还辖有直属部队,赵东平特地抽调了第三混成协辎重第三营下属的一个队给赵东平,另外还临时抽调了其他几个部队的大量长夫,加上在锦州当地雇请的部分民夫,组成了大约六百余人的后勤运输部队。

他们的任务一方面是自然是担任剿匪北进支队的粮饷弹药供应,而另外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接管所有战利品,尤其是那些浮财。

毕竟这并不是私底下的抢劫行为,而是一场花费诸多军费的公开抢劫活动。

为了顺利防止剿匪部队的大规模贪污,后勤部基本上往每个队以上的部队都安插了相关人员,而且赵东云破天荒的把第三混成协执法科下属那个还没有成型的宪兵营抽调了两个宪兵队下来,严格执法仿制军队的私自贪污行为。

同时也是防止下面部队抢红了眼,扫荡土匪还好,要是一个搞不好弄出什么抢劫富户之类的事情就不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