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页

说实话,这个待遇已经是很多人想要都没有的了,第三镇的文职军官虽然不领兵,但是如果做的出色权势也是极大的,比如第三镇的那几个镇本部机构的总办们,还不都是文职军官啊,但是林永权、赵东平他们的权势谁又敢小瞧了。

至于第三镇的随营学堂,它虽然不算正式军校,但是在北洋体系甚至在北中国里名声都不算小,因为它里头的进修班是北洋体系里唯一一个能够提供高级军官进修的地方。

普通人可想进都进不去呢,寻常学子要想报考该学堂,得先到第三镇报名参军,然后才能以第三镇现役军人的身份去报考该学堂,而且去的只能是速成班,至于进修班旨在培养高级军官,只能是现役军官才能够报考,而且一般都是兼职学习,并不对士兵以及寻常学子招生!

张作相投诚了,而且还是带着他手下的近三百人马在阵前直接反叛的,在次日孔眺北率领部队发起攻势的时候,张作相就是率领所部杀进了张作霖的指挥部,然后当场格杀张作霖和汤玉麟等多人,然后又是率部从背后对张作霖的其他人马发起进攻,不到一天时间,张作霖的其他部队就是彻底溃散了。

带着这一份投名状,张作相这才忐忑的走进了孔眺北的临时司令部!

“张兄,此战你居功甚伟啊!”孔眺北并没有摆什么臭屁的架子,这一次孔眺北能够以这么小的代价,甚至连炮弹都没打几发就把张作霖一伙给一锅端,不但把张作霖、汤玉麟当场格杀,而且这上千土匪一个都没能逃走,除了交战时候被打死了百多人后,其他的不是投诚就是被俘虏。

尤其是成功策反张作相这一招,让孔眺北自我感觉非常良好,此战虽然打死打伤的敌人不算多,远不如孟恩远领军的上两次剿匪作战,但是相对的自己伤亡也小,弹药消耗也少,这仔细算起来,还是自己更划算一些。

孔眺北甚至都已经想象着自己的战报到了锦州后,自家统制大人会露出什么样的笑脸了,凭借此战升官发财是不可能的,不过也能够在自己的从军履历上重重的写上一笔,以后有晋升机会的时候,自己可就比别人拥有更多的优势了。

赵东云的确和他想象的那样,在接到了他的捷报后赵东云看到孔眺北说竟然只以阵亡四人,伤三十余人,而且阵亡的四个人里头有一个还是骑马行军的时候坠马身亡的情况下,竟然击溃上千人的张作霖所部,更关键的是连弹药都没有消耗多好,孔眺北率领下的联系剿匪支队前往新民府月余,虽然小规模战斗打的不少,但是大规模的战斗前后也就打了三场而已,一个是最开始骑兵为了拦截金万福的骑匪外套而展开的拦截作战,五十余骑对两百骑的马上近战,不过这场战斗可以说一粒子弹都没有消耗。而后面两场一场是防御战,另外一场是最后的一场进攻战,规模虽然达到了数百人,但是持续时间比较短,交火也不是非常激烈,所以弹药消耗还是比较少的。

而且那批军械也是被顺利找到了,该批军械被藏在一个荒山野岭里头,如果没人带路的话还真找不到,不过张作霖手下那么多人总是有人知道的,还是张作相亲自带人去把这些军械抬回来的。

这样一对比下来,几乎可以是看成孔眺北几乎是不费吹灰之力就拿下了张作霖所部,这都不知道是该说他运气还是说他实力强了……

第136章 留德浪潮

但是不管因为何故,打赢了自然就该勉励一番,所以回了信进行了口头上的表扬,然后又说让他继续努力,争取早日把剩下的金万福以及王小辫子的马队也给剿灭了。

对于投诚过来的张作相,虽然赵东云对他一样没什么好感,实际上赵东云对这些土匪大多是没有什么好感的,但是人家既然阵前反叛投诚过来,而且还心甘情愿的放下兵权,他自然也是不会随手打发了,所以亲自批了个条子,让他去随营学堂速成班进学。

随营学堂虽然只是第三镇的私设学堂,但就算是第三镇内部的人也不是那么容易考进去的,更加别说是中途插班了,没有赵东云的条子张作相根本就进不去。

“第三镇随营学堂”前身就是新建机枪营随营学堂、后来先后改名为第三协随营学堂、第三混成协随营学堂,到第三镇成立后自然改名为第三镇随营学堂,靠挂在镇本部教育处名下,学生主要是为第三镇现役士兵以及军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