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页

北洋和朝廷那边虽然拖拖拉拉,但是随着时间的过去还是达成了不为外人所知的妥协,十月下旬,北洋体系宣布抽调武卫右军、武卫右军先锋队、自强军以及第一镇、第四镇诸多部队,正式编成第五镇、第六镇,其中以武卫右军先锋队为主体编成的第五镇依旧挣扎山东,而以武卫右军为主体编成的第六镇则是驻扎直隶。

由此北洋体系内已经拥有常备军六镇,值得注意的是这个北洋六镇和历史上的北洋六镇是不同的,因为现在的北洋六镇并不包含京旗常备军,如果再加上被北洋体系掌控的京旗常备军,那么北洋体系内的新军数量应该是七个镇,如果再加上赵东云手下的锦州巡防营,那么应该说是七个半。

这七个半镇新军都齐装满员的话,那么总兵力将会超过十万人了。

只是现在距离齐装满员还比较遥远,新成立的第五镇和第六镇都还需要补充兵员,同时更重要的是得换装新式步枪和武器,第六镇手里的曼利夏和第五镇手里的单装毛瑟可都是过时的不能再过时了,而火炮第六镇的好一些,但是第五镇也都是需要重新配齐的,单单是为他们换装袁世凯就得拿出至少三百万两银子来。

因此这两镇要想齐装满员形成战斗力,至少还需要一年功夫。

同时练兵处也是颁布了新军的全新章程,要求各省新军都需要按照新章程进行编练,这里头编制和以往的北洋常备军编制有所不同,比如骑兵标所辖的四个营改成了三个营,炮兵也从一队四门火炮,每营四队十六门,一标三营四十八门变更为一队六门,每营三队十八门一标三营五十四门。

和历史不同的是,这一次清末新军编制还把机枪正式列入了编制表,规定每镇必须辖有一个机枪营,内辖二十四挺重机枪,当然地方督抚如果钱多在一个镇内装备更多的重机枪,人家练兵处也是没有意见的。

因为清廷的普练新军是需要各督抚自行解决军费的,清廷除了承担北洋常备军以及京旗常备军的费用外,其他的一概不管,所以各督抚有钱有野心的话就会多练几个营,没钱没野心的话不练练兵处也没办法。

新军编练章程是给出来了,但是遵不遵守也是你自己的事,练兵处顶多是不给你正式番号而已。

至少赵东云手底下的第三镇以及锦州巡防营可就没打算过遵从练兵处的新编制,赵东云的部队虽然是正儿八经的北洋嫡系部队,但是连袁世凯都知道第三镇的因为装备了更多的机枪和迫击炮在编制上和其他北洋军有所不同。

这也是袁世凯默认并支持的,因为袁世凯也想要看到赵东云搞的这些所谓新战术理念到底最后能做到什么样。

此外骑兵方面也是个麻烦事,不管是北洋常备军还是清末新军的骑兵编制都不符合赵东云的想法,赵东云是更想要锦州巡防营的那种大连小营制骑兵部队,而不是要北洋传统上的小营大团制。

他甚至都是准备把第三镇的骑兵标也改成和第一混成协里的骑兵营一样,弄出三个大骑兵营出来,只是那样人数就会超编很多,大概需要从一千两百人增加到一千八百人,如果再加上锦州巡防营里的那个骑兵营。

这有大编制的四个骑兵营,赵东云手下也就能够拉出一支骑兵旅来了。

十月份和十一月份国内因为新军章程,统一番号等动作频繁,导致赵东云连日俄战争都关注少了,而到了十二月份回过头来看一看现在的日俄双方局势,才发现局势和自己预料的已经不一样了。

第147章 增祺述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