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页

如此就是造成了谈判僵局。

七月份双方又是在谈判期间小打了一场,各自死伤上万后两国终于是没脾气了,这个时候,英美法等国提出了第三个解决方案,那就是提出多国托管。

也就是俄国现在控制下的中东铁路该有诸国共同经营,旅顺改为多国托管的公共租界。

提出这个方案自然是美国人的意思,美国人向来都喜欢以门户开放等各种理由插手进去的,这一次美国人给日本人提供大量金钱,直接目的固然使得打压俄国,但是另外一个主要目的也是想要在东北地区进行经济上的渗透。

英国和法国以及德国本来在东北没什么利益所在,但是现在一听自己可以横插一手进去,那里还顾得上日俄两国什么心思啊,当即就是联合赞成。

对于此举日俄两国自然是不答应了,不过日本的反对比俄国更为激烈,俄国方面虽然叫嚷不赔一个卢布,不割一寸土地,但是局势到了现在着个地步,他要想保住在东北的利益实际上是非常困难的。而且他也更不愿意把大部分利益出让给日本。

如果是多国共管的话,俄国至少还能分一点,比让日本占去就划算多了,所以就随口反抗一二。

然而日本那边反抗尤为激烈,因为这在日本人看来这完全是三国干涉还辽的翻版,当年甲午战争日本就是在各国的压迫下被迫让中国赎回了辽东半岛,然而现在又来一次,如何能够让他们心甘情愿。

只是日本方面虽然心有不甘,但是也无可奈何,为了逼迫日本停战,英美两国甚至是全面停止了购买日本的债券,这让日本本来就困难无比的经济更是雪上加霜,再这么僵持下去估计日本的财政不用几个月就得破产了。

最后面对各国的联手压迫,日俄两国屈服了,并在英国签订了停战条约,条约大体内容就是双方停战,各自军队撤出东北,中东铁路该有多国组成的公司进行经营和开发,旅顺改为多国托管租界,成为和上海差不多的公共租界以及自由港口。

这份条约对于中国来说,表面上不好听,但实际上好处也是有的,多国共管就代表着不管是俄国还是日本,都不能在全面侵占东北利益,这对于扼制外国势力尤其是日俄势力对东北的渗透是有好处的。

“现在他们的条约已经签订,是时候把辽东收回来了!”赵东云一边说着一边皱眉:“不过还是要谨慎一些,避免和两国军队发生冲突!”

日俄战争的结束对于赵东云来说是早就预料到的事,虽然多国共管这事出乎了他预料之外,不过区别也不大,反正日俄战争结束后,不管是俄国还是日本都已经没有什么精力再发动大规模的战争了,自己也就能够安心在奉天经营几年。

现在赵东云的关注重心还是国内局势上头!

如今国内的局势对北洋体系而言是一天比一天败坏,不久前北洋派系的大佬之一刘永庆在江北提督任上病亡,然后还没等袁世凯反应过来,清廷就派遣了荫昌继任江北提督。

这个荫昌和铁良一样,都是清末比较著名的满族将领,清廷用荫昌硬生生的抢到了江北提督,这就代表着北洋体系又损失了一个封疆大臣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