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页

所以就算要回关外,他也得先打一场,胜利最好,败了再回去也不迟,这样的话那些追随赵东云的苏系文官武将们才不会直接离赵东云而去,而是大部分人都会抱着悲愤的情绪和赵东云一起卧薪尝胆。

所以现在赵东云有三个选择,第一个就是直接掉头会关外当缩头乌龟,这样的话别说后续争霸了,估计一下这个决定立马就无法人反叛了,你赵东云愿意当缩头乌龟,可不代表苏系的其他将领也愿意,曹锟,陈光远,孟恩远这些人一个个都是心高气傲的,你让他们打都没打就直接认输,那根本是不可能的事!

而第二个就是打一场,其中最理想的自然是赵东云手下的奉军大发虎威,直接把王英楷为首的联军干趴下,然后赵东云当总统,其他苏系将领当开国功臣,你好我好大家好!

而第三个可能就是打输了,这样的话赵东云就只能被迫撤退关外,然后死守山海关!

凭借奉军的兵力和装备水平,也许干不过北洋其他诸将的联军,但是要守一个山海关的话,给王英楷十万人他都打不下来,最后大家开始玩静坐,赵东云在东北卧薪尝胆个几年甚至十几二十年,一直等到关内局势出现变化后再谋图入关。

其实赵东云也有其他选择,比如说接受清廷的封王,然后继续扛着清廷的旗号和北洋诸军开战,到时候估计张之洞、端方和荫昌就会成为自己的盟友了,不过这个方案不仅仅会对他的名誉造成无法挽回的伤害,而且风险实在太大,南方的那几支依旧效忠于清廷的新军总数也没有多少,而且战斗力距离北洋相差甚大,不客气地说张怀芝一个第五镇就足以挡住江北混成协和第八镇了,更加别说王汝贤的第二十九混成协也已经加入王英楷的同盟序列中,姜桂题的江防军虽然战斗力不咋滴,但是也足以牵制荫昌的江北混成协以及第九镇了。

以上三部明显投向了王英楷的北洋嫡系和旁系军队,加起来横扫南方诸省估计难了点,但是要稳住南方局势还是不成问题的,要不然的话人家张之洞早就举旗大旗杀进进行来了,何至于到现在还是待在直隶省边缘,半步不得寸进。

所以和清廷结盟,或者是和南方督抚结盟不能给赵东云带来什么利益。

万事还得靠自己,这年头的盟友一般都是用来坑人的!

赵东云调奉天第一混成协和第二镇入关的消息并没有被隐瞒住,几乎是当天王英楷就是收到了密电,称锦州奉军已经开始调动,目的非常明确,那就是上火车入关!

“哼,这个赵东云,果然是不甘心的!”王英楷冷哼一声,不过他可不是之前的王士珍或者冯国璋,他面对赵东云的异动并没有感到多少的意外或者害怕,甚至还隐隐有些期待:“只要自己汇集大军一句击溃奉军,那么天下还能有谁阻挡我上位的步伐?”

第204章 清帝退位

十一月二十三号、二十四日,二十五号这三天对于当代中国局势而言可以说是具有决定性影响的三天,如果说十月初袁世凯被刺杀导致了北洋发生兵变,进而推动共和进程的话。

那么这三天里所发生的一连串事情却是直接奠定了中国后续共和政治的基础,同时还直接影响到了北洋数大派系的未来选择。

二十三号,王英楷之第一镇率先进入京师,和王士珍之第六镇成功会师并掌控京师城内各紧要之地区。

当天包括冯国璋在内的大批满清权贵就开始逃亡,少数人成功逃入各国使馆,以寻求政治避难,不过这个时候很显然他们把慈禧和光绪给忘记了,紫禁城里依旧在北洋军的铁蹄下颤颤发抖,不过为了避免过度的政治影响,王英楷和王士珍并没有拿出法国大革命的气势来,而是只包围了紫禁城,并没有直接闯入宫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