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页

而这么统一番号了后,就会发现北洋嫡系和旁系部队加起来实在不少,师级部队就有十个,混成协六个、骑兵旅一个。

这些部队里实力相差也比较大,比如整编后的王汝贤第八师,实际上也就是一个空架子而已,兵力连四千都不到,给他一个师级部队的番号,是因为王汝贤掌控河南,这扩军是肯定的,而王英楷为了进一步拉拢王汝贤,这给一个师的番号也算正常。

又比如马玉昆和姜桂题这两个北洋旁系,他们虽然已经表示效忠北洋共和政府,但他们依旧是半独立的性质,手下部队也都是旧军,不能够和其他北洋诸将手下的部队相提并论的。

而如今北洋的真正战力,还是袁世凯时代组建的老部队,也就是第一师到第六师,至于第七师已经被打残,虽然王英楷已经收拢残部重新编练,但是要想缓过气了恢复以往战力可是没那么容易的事。

至于赵东云手底下的原奉天部队,也就是新番号里的第九师和第十师,虽然人员和装备不缺,但是成军时间比较晚,而且近段时间抽调了大量人员和装备用于组建第四混成旅和第五混成旅,对实力影响比较大,所以战斗力上来说,自然是不如赵东云的老部队第三师的。

相对于北方共和政府名下的十师七旅,张之洞弄出来的南方联邦帝国手底下有多少部队呢?

第213章 山西之争(一)

如果只是说两三个月前,也就是前清灭亡之前的南方新军数量,实际上并不多,而且很多都是徒有其表的,但是不管实际战斗里多少,但是从文件上来看,南方各省的新军还是有不少的!

比如湖北张之洞手底下就有第八镇、第二十一混成协、端方掌控的第九镇、江南混成协、荫昌手底下的江北混成协、江苏之第二十三混成协、江西之第二十七混成协、安徽之第三十一混成协、陕西陆军混成协、福建第十镇等。

以上说的还是人员比较满的那种,还有很多人员缺编的各支南方省份新军,比如湖南之第二十五混成协,这个第二十五混成协只有一个步兵标而已;四川也有个第三十二混成协,不过该协也不足额定编制半数,山西之第四十三混成协也只有一个步兵标而已;浙江混成协只有四个步兵营,其余的广东、广西、贵州等省新军虽然大多挂着一个混成协的名头,但实际上普遍只有一个标左右的兵力。

而且上面说的还只是步兵,至于技术性兵种,比如骑兵、炮兵这些就更不要说了,南方诸省军队里,普遍缺乏骑兵部队,第八镇、第九镇以及第二十一混成协等湖北、两江的部队还好一些,骑兵虽然紧缺但是勉强也可以配上。

但是其他省份的骑兵部队就是大多徒有其表了,比如福建之第十镇,骑兵部队只有区区一个队而已,连百骑都不到。

炮兵部队的情况也类似,也就第八镇和第九镇的炮兵能拿得出手,但是他们装备的也多是五十七毫米的汉阳厂自产的架退火炮,别说国际列强,包括北洋诸军在内列装的三英寸级别的管退火炮了,他们甚至连同口径的七十五毫米架退炮都没有多少门。

至于说其他省份的新军就更加悲剧了,还是以福建第十镇为例子,这个镇也就是南方诸省里少数挂着暂编名头的三镇之一,他也只有区区十二门旧式火炮。这个第十镇说是镇呢,其实实际兵力也就一个不满编的混成协而已。

而其他省份的就更悲剧了,都没有必要去提!

以上说的就是袁世凯死之前的南方各军情况,不过自从袁世凯死了后,北方局势动荡,北洋起兵之后南方督抚,尤其是端方等效忠满清朝廷的督抚更是大力扩军,甚至都不惜重用那些有着革命党背景的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