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页

不过孟恩远却是皱眉:“王英楷他们弄两个师,我们才弄一个师就已经够少的了,如果还慢慢来,估计到明年也没办法成军,到时候恐怕王英楷的两个师早就练出来了,那样的话唐山还要不要了,承德还要不要了?”

这场小会谈并没有改变什么,只能算是军方高层的一个集体吐槽会议罢了,次日,回来沈阳述职的孟恩远见到了赵东云,两人在赵东云的书房里交谈了大半个小时,出来后孟恩远的脸色有些不太好看,这让秘书处看见的几个秘书也是心里头不断猜测着,这一次军方和政务院之间的战争怕是不简单啊。

前头参谋部的方壁永和沈阳防务司令徐邦杰刚手推动扩编计划,后头孟恩远就接着述职的名头回到沈阳见赵东云。

当秘书处猜测着的时候,赵东云也是在他的书房里叹了口气,这当老大也不容易啊!

如今的他算是体会到了当年袁世凯面临段祺瑞、王英楷等人相互争斗时候的感觉了,这平衡属下虽然是好事,但是看着他们天天玩内斗也不是个事啊。

这一次的军方和政务院之间的争斗发展可以说出乎他意料之外的,当初他把文武分化的时候可没想到竟然会造成如此大的文武体系的竞争。

但是他也明白,这一次事情之所以闹出来,最主要也是最直接的原因还是钱的问题。

财政局那边钱倒不是没有,挤一挤三五百万还是能够拿出来的,但是他们却是不能给啊,因为这些钱都是东三省后续的行政以及教育经费啊,什么是行政经费?说白了就是官员们的薪资!

由于赵东云玩的是和前清时代类似的高薪养廉制度,简单说就是把前清时代的各种陋规、养廉银之类的都统一收纳中央,然后换成薪水以及奖金发放,一个县长每年的薪水少说也有好几千两银子,多则七八万甚至上万,比如熊希龄担任葫芦岛工业区会办的时候,年薪和奖金加起来一年收入达到两万多两银子,比赵东云的薪水都高……

这种收入水平其实远远超过寻常的商人、地主了,只是官员们的薪资普遍偏高,这给东三省那么多官员发工资所需要的钱就不是小数目。

如今军方竟然把手都伸到了行政经费里头,这不是要直接捧走人家的饭碗嘛,大家都是有着一家老小的,这一个月不拿薪水你让政府诸公如何养家啊?

可不是每个政府官员都是和赵东云这样有着千百万身价的,很多人虽然颇有产业但是这薪资收入依旧是大头,一年几千上万两银子的收入对于绝大部分中高级官员来说,哪怕是他们还会受贿拥有其他来钱的途径,但是一年几千上万两银子依旧是他们的主要收入。

至少表面上那些官员们是绝对不会承认自己没有了薪水还能养家糊口的!

除了薪水外还有教育经费,这教育经费本来就不多,而且还得维持整个东三省的教育发展,每年送出去的官派留学生也是需要不少钱财的,其他不说,单单是年初为了安排奉天武备学堂的二十余名毕业生去德国学军事、以及安排奉天中学、锦州中学等学校的十多名学生去英国的几个大学留学,就花费了教育局整整近万英镑经费。

这送官派留学生,而且还是大规模的派遣留学生,所需的经费是极其高昂的,一名留学生的最低花销都得三百英镑以上,三十多人就是近万英镑了。

加上东三省还在大规模兴办小学、以及师范教育,这需要花钱的地方也是不少,这教育经费本来就紧张,而军方那边竟然还打算伸手,自然是因为政务院的诸多不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