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页

王英楷就任大总统的时候要拉拢他们,同样的赵东云现在当上了大总统,同样还得拉拢他们!

拉拢他们的最直接目的也不是说看重他们的能力,而是这些人实际上代表了庞大北洋体系的文官阶层。

北洋体系虽然有各大派系,但是各大派系主要是以各大军阀为主,也就是将领之间的划分,而文官除了各大军阀麾下的直属文官外,其他的大多是中立人士。

而基于这些人的庞大政治影响力,赵东云考虑新一届内阁人选的时候,也必须把他们考虑进来。

毕竟赵东云并不是说推翻北洋这个体系入住中央,他只是把王英楷赶下台,把北洋老大的地位给争夺到手而已,既然他成为了新一代的北洋老大,那么接纳北洋体系的诸多文官要员也就是理所当然的事。

他总不能把这些影响力庞大的人一股脑往外推,让他们效力于段祺瑞和王士珍甚至南方联邦不是。

而这些人当中,有资格当内阁总理以及各部总长的人不少!比如唐绍仪,他之前就是第一届内阁的财政部总长,在北洋里头也是资历杠杠的,可比熊希龄、赵鄂他们强多了。

只是赵东云考虑到,如今的共和宪法是责任内阁制,也就是说他当的这个大总统和王英楷时代一样,都是只有个虚名,但是没有实权,而赵东云可不喜欢这样,而贸然更改宪法也是不恰当的,唯一的方法就是把内阁置于自己的彻底掌控之中。

为此,赵东云也是顾不上自己麾下的熊希龄资历或者能力如何了,他是直接把他提起来就任新一届的内阁总理,而各部人选也是尽可能的任用苏系官员,只有少部分选用其他的中立派官员。

七月十七号,赵东云在京师宣誓就任中华共和国第二任总统,出席仪式的除了北洋诸多要员外,还有各国公使,各国公使的出席也是某种程度上承认了赵东云这个大总统的合法性。

去年中华共和国成立后,各国到目前为止都还没有正式承认北方共和政府为中国唯一合法政府,只是诸国表示南北内战为中国之内战,而他们承认北方共和政府为中国内战团体之一,进行有限度的外交联系。

而赵东云也知道,在自己彻底消灭南方联邦之前,是别想列强承认自己的共和政府为中国唯一的合法政府了,然而如今各国公使出席他的宣誓仪式,也是代表了他们承认自己继承了王英楷的合法性,把自己当成中国内战的其中一方了。

就任仪式结束后,赵东云就是组建了苏系为主的第二届内阁!

内阁总理为熊希龄,此人也算是劳苦功高了,从创办葫芦岛工业区再到担任财政局总办,尤其是主政财政局的时候,更是在千难万难之中支撑了奉军的扩军,要不然以东三省的财力可是没办法扩从到如今的奉军规模。

而除了内阁总理外,赵东云还特别设立了副总理一职,并邀请唐绍仪就任副总理。

内阁各部中,最为重要的首推财政部,而财政部的总长则是由周学熙这个北洋体系的财神爷担任,而原营口市市长周自齐调任财政部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