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4页

然后粮食也不是个小数目,战争期间奉军可是不在扣除士兵们的伙食费,而是由军方直接供应,这部队二十几万人每天的人吃马嚼就不是个小数目,奉军自身可没有那么多的粮食储备,只能从各大粮商里购入,这又是一大批开销。

所幸的是南下部队由于距离后方过远,后勤运输不及的时候,前线部队往往会就地征用当地的粮食作为补给,这个征用虽然也会给凭据,但给的却是奉军自行印刷的军票,这军票的信用价值比赵东云弄出来的纸币还要不堪,至少在赵东云彻底统一中国之前,是别指望赵东云能够兑换这些所谓的军票了。

虽然在前线使用军票是很掉人品的事,但是后勤供应不及的时候部队连吃的都没得吃,自然也就不能指望部队还能做到不扰民了,这给了军票都算是文明之师了,如果是换成其他军阀部队,直接抢了连军票都不给。

另外奉军在南方前线的大规模就地征用一定程度上也是缓解了奉军的后勤压力,同时也算是减轻了购买军粮的压力。

但是能够就地征用的也只限于粮食了,而军队所需要的其他大量物资还得军械部一一购入然后运输到前线去。

林林总总加起来,军械部在过去的几个月里采购了至少不下四千万之巨的物资,然而直接付完全款的只有进口货,而从国内采购的甭管是武器还是粮食,其实大多都是只付了个定金,了不起也只能给一半,剩下的就是一拖再拖。

其中哪怕是福元机器厂这样连赵东云都要亲自照看的兵工厂也是无法收齐货款的,军械部赵东平能够做的就是尽量隔一段时间就支付一批货款给福元机器厂,避免福元机器厂的现金流彻底断掉然后停产,反正是拖欠的款项是越积越多,至于以后怎么还那只有天晓得了。

外头拖欠了那么多的货款的情况下,军械部还能够源源不断的采购到诸多的物资维持前线作战,这不得不说已经算是了不得的创举了,和熊希龄在内阁里玩拆东墙补西墙的本事比起来也相差无几了。

除了物资采购外其实奉军的大头开支还有部队的薪饷,仅仅是部队的薪饷开支每个月就是好几百万,你要赵东平全部拿出真金白银来是不可能的,为此赵东平的解决办法就是和中国银行合作,不发银元改发纸币,而且直接发放到士兵在银行的个人账户中。

这样的话只要不是所有士兵一夜之间把所有存款都提取出来,而且都还是要真金白银的话,那么中国银行那边就能够维持一个持续发放军饷的假象,当然了这样一个搞不好也会造成纸币信用大跌,不过熊希龄和赵东平他们也管不了那么多了,这不发纸币的话他们可拿不出来那么多真金白银来发放军饷。

当然了,为了给新发行的纸币支撑信用,共和政府已经是早早宣布,纸币是可以用于缴纳政府税收的。

这种信用保证可比区区一个银行用保证金管用多了,只要能缴税,政府承认这种纸币的价值那么老百姓也就比较容易信任这种纸币的货币价值了。

拖欠,纸币代替,这些方法虽然暂时缓解了奉军的军费压力,但这些都可以说是临时性的措施,决不能长久维持下去的,如果没有额外的大批财政收入的话,实际上到明年奉军财政彻底破产不是说有可能,而是百分百的。

而这种情况下,赵东云竟然还说要扩军!

再继续扩军的话,估计把他的军械部整个都拆了也是维持不下去啊!

然而赵东平的这种担心赵东云不知道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