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9页

得到命令的杨德明当天就是带着刚渡江的第十四师朝着东南方向发起了进攻,在他们的前面乃是撤退到此地第四师补充旅,以及刚增援过来的两江陆军一个旅。

当涂一线的奉皖两军战事刚消停了两天,就是再一次爆发了!

这一次担任主攻任务的第十四师虽然是一支新部队,并没有经历过大规模战争的考验,但是作为一支按照主力师标准打造的部队,第十四师的训练以及装备水平都是足以比肩第三师、第九师这等强军的,欠缺的只是经验而已。

而相对于来说,进攻战要比防御战要容易打,新部队如果打一场艰难无比的防御战,是非常容易崩溃的,然而打一场进攻战,那么就会顺利很多。

这从两江第七师的前后表现就可以看得出来,这个两江第七师和奉军的第十四师一样,都是作为主力部队建设的新部队,同样也缺乏大规模战斗的经验,然而两江第七师在前面两天的进攻中却是发挥比较出色,逼得潘峦清的第十七旅一度陷入险境,然而当第九师发起反攻后,在巨大劣势之下进行防御战根本就支撑不下来。

知道第十四师情况的孟恩远也没有给予杨德明太多的压力,因为他也知道,现在的第十四师还需要时间来成长,逼得太急有可能适得其反,他相信只要第十四师再打几场大规模战斗后,就能够迅速成长为和麾下第九师一样的强军。

毕竟第十四师虽然是新部队,但是它的军官们却都是从奉军各部抽调而来的现役军官,尤其是营团级别的军官个个都是战斗经验丰富的将领,只是士兵们都是新兵而已,而新兵要成为老兵也简单,只要经历过几场战斗,在炮弹和子弹的威胁下还没有死掉的话,那么就会变成一名合格的老兵。

至于说那些在前面几场战斗中死去的新兵,那些就被孟恩远等高级将领直接忽略了,死掉了士兵补充就是了。

奉军虽然缺钱维持太多的军队,但是并不代表奉军缺乏兵源,实际上苏系教育部掌控的多个新兵营里还有好几万新兵正在训练呢,前线部队一旦有战损,立马就能补充上去。

只要赵东云愿意,他随时可以再招募数十万的新兵用于补充部队。

当然了,同样的情况也适用于其他军阀部队,段祺瑞为什么能够在江北战败后短短半年不到就重新拉起来一支超过二十万人的部队,不就是不缺人嘛。

怎么说呢,国内的军队缺枪缺炮,就是不缺用来充当炮灰的士兵!

但是不缺人不代表着可以维持无限量的部队,因为维持部队是要花钱的,人家来当兵可是要领取饷银的,在当代国内军队里头,部队的薪资开销可是大头。

至于说不给钱就征兵,玩义务兵的那一套在现在的中国可行不通,没钱给就算你把牛吹到天上去人家也不会给你卖命,要想玩义务兵制度,还是老老实实等统一后,让国民们有着最基本的国家和民族意识后才有可能施行。

第十四师的新兵虽然被看重,但是在他们成长为老兵之前,也只是一个炮灰而已!

哪怕是第十四师师长杨德明看到自己的部队发起进攻后受到了极大的伤亡,也并没有表露出太多的可惜,因为他知道,只有经过血与火的磨砺存活下来的士兵,才是第十四师成为王牌部队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