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2页

这一次炮击的时间较短,从开炮到撤离不过一个小时左右,但是和昨天对比,却是取得了一定的实际战果,多枚八寸的炮弹以及众多六寸炮弹准确的落在淞沪炮台上,造成了皖军炮台士兵上百人的伤亡,虽然海圻号自身也被淞沪炮台反击命中了一发炮弹,不过受损不大,只有几名士兵受伤可以。

撤离后,程璧光就是率领舰队正式返航了。

相对于海军那边的消极备战,苏系的陆军部队却是打的猛烈无比。

自从三月初以来,在江北一线多个方向的奉军部队都是相继对皖军发动了猛烈攻势,其中又以第四军的渡江进攻为甚。

赵东云要统一中国,依靠的还是陆军,海军不过是点缀而已。

三月十五号,第十四师、第一混成旅历尽多日苦战,伤亡千余人后,终于是突破了第四师补充旅和其余近万皖军省军部队的防线,进而攻占了金陵西南部外围的一系列地区,把战线推进到了凤凰山到田家山一线地区,距离金陵南岸城区已经算得上近在咫尺了。

面对第四军的快速推进,而第二混成旅又是被奉军第九师阻挡在当涂一线,迟迟无法突入到马鞍山一带,段祺瑞再一次表现出了惊人的果断。

为了守住金陵,尤其是长江南岸的金陵城区,他是主动放弃了已经坚守多月的长江北岸的金陵城区。

第410章 第三师渡江

金陵作为一个长江沿岸城市,是分为长江北岸和南岸地区的,不过南岸的城区才是金陵的主要部分,北岸部分的重要性则是要弱许多。

之前段祺瑞持续坚守北岸城区,主要还是为了在北岸地区钉下一个钉子,作为桥头堡的存在,一方面是吸引、牵制奉军的主力部队,另外一方面也是打着以后反攻北伐的时候可以有一个良好的出发阵地。

但是现在人家奉军的第四军已经到了金陵外围,如果再投入大量兵力在北岸地区的话,就显得得不偿失了。

于是乎,段祺瑞果断是把位于北岸的第四师以及两江第四一师撤了出来。

和奉军想要度过长江困难无比不同,段祺瑞在战前就是长江两岸搜刮了大量的船只,再加上他们的炮兵部队都是部署在南岸,不用搬运沉重的火炮过江,只需要把战斗兵员运输过江那么就能够顺利完成撤退了,所以哪怕是没有浮桥,也可以轻松地把北岸的战斗兵员顺利撤过来。

当然了这个过程里,免不了要牺牲一部分的断后部队,被牺牲调的断后部队自然不可能是第四师第六旅这个主力,而是两江第一师这支省军部队。

说起来两江第一师也是挺倒霉的,自从和奉军交战以来,一直都是担任断后部队,在江北的时候愣是因为担任断后部队而被打残,重建后的现在,又是再一次被牺牲,其第二旅因为断后而被奉军第三师全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