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7页

八月一号,奉军第一军的卢永祥率领第一师攻克对于九江战役而言至关重要的马当炮台,继而拿下了彭泽,张国泰的部队被迫退往湖口一带,八月五号,奉军攻占抚州、七号奉军第十四师攻占衡州、紧接着奉军第三师北上九江,一路顺利攻占永修、德安等九江南部的重要城镇,并在八月十六号顺利抵达九江南面。

八月十七号,奉军的卢永祥第一军对湖口发起大规模攻势,皖军在后无退路,内无弹药的情况,终于是再一次发生了大规模成建制投降的情况。

当天晚上,张国泰被部下软禁,部下的几个旅长、团长们伪造张国泰的签名宣布全军投降,并以张国泰的名义发布了“告国民书”通电,称国内一统大势所趋,他张国泰亦不敢阻挡历史大势,因此宣布所部反正皖系,转而效忠中央政府。

这封假张国泰名义的通电发布后,又是在国内掀起了一番大动荡,段祺瑞大骂特骂张国泰是叛徒,背叛了共和大业,背叛了袁公遗愿。

张国泰知道了这封通电后,深深的叹了口气,事情发展到这个地步,已经不是他所能掌控的了,现在的他已经彻底失去了对湖口皖军的掌控,湖口皖军的几个旅长以及诸多团长们已经推出了几个代表和奉军进行谈判,谈判内容不是投不投降,而是怎么投降,那些皖军将领们要求获得主动投诚中央政府名义,并要苏系给予他们中央陆军的番号,并保持一定的军事独立性。

而对此苏系自然是不会接受的,主动投诚可以,给予中央陆军的番号也可以,但是你们还想要保持独立性那是不可能的事,奉军从来就没有开过这样的先例。

最后这个僵局还是让张国泰打破了,张国泰虽然对手下将领的投降行为非常不满,但是也知道继续顽抗下去迟早是全军覆灭的下场,而且部下假他的名义发布的那封通电,更是把他直接推上了风尖浪口,在段祺瑞认为他已经是叛徒的情况下,他没有任何的回转余地,后来咬了咬牙就是一狠心,直接对奉军主动投诚了。

他只有两个要求,一个是要求仿效第十六师的先例,投降部队改编为中央陆军部队,第二条就是自己也必须是这支部队的长官。

然而对很多中高层将领们争夺的保持独立性取而是不要求,这样一来,就等于是张国泰的部下把张国泰给卖了,但是现在张国泰却是又把那些部下们给卖了。

第447章 秋风扫落叶

奉军很干脆的选择了张国泰这个影响力更大的人,于是乎谈判了三天后,湖口的皖军正式对奉军投降,其两江第六师、两江第三师、两个独立团分别改编为中央陆军第二十一师、中央陆军第二十师,这两个师组成中央陆军第五军,张国泰任军长,同时赵东云很大方的直接授予张国泰上将衔,勋三位。

之所以给张国泰直接授予陆军上将衔,军长职位,一方面是湖口和九江方向的皖军残兵不少,现在还有将近三万人呢,而且这支部队和被彻底击溃后投降不同,虽然他们已经弹尽粮绝,但是基本上保持了坚持建制,不用花太大的力气整编就能够拉出去打仗。

这三万人不好拆散,直接改编为一个师也是浪费,所以干脆给了两个师的番号,并以这两个师组建为一个军。

此外张国泰在皖军那边也是陆军上将衔,而赵东云给予投诚的将领授衔,一般都是原来是什么,现在也给什么,卢永祥如此、鲍贵卿如此,张殿如如此,张国泰也不例外。

现在给张国泰优待,也算得上是一种千金买马骨的姿态,后续奉军还要继续南下,进军西南的,到时候如果一路打过去那就需要太长的时间和较多的损失了,如果有人能够主动反正投诚,那么给予他们一些优待又如何,反正那些投诚部队过来后都是会被奉军慢慢改造,就和张殿如一样,他虽然是师长,但实际上他不能完全掌控第十六师,作战处让他去那里,他就得去那里,不去的话手底下那些苏系军官就得把他先给砍了。

说白了,赵东云给张国泰的是一个身份上的优待,虚职,你看赵东云往新投诚的第五军两个是派遣了大量师、旅、团、营级别的军官就可以看得出来,后续的张国泰也是一个被架空的光头司令,至于以后会怎么样,就得看他的后续选择和造化了。